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站在商业前沿研究一线的青年学者,如何看待AI潮涌与商业创新
分享至:
 (1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柳森 2024-04-04 07:38
摘要:AI潮涌,商业创新何为?

大模型、机器人、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过去一年,人工智能频上头条,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热词。这样的时代背景,注定会给人文、科技、商业融合创新的走向与未来,带去开阔的探讨空间。

站在商业前沿研究一线的青年学者会如何看待这样的时代趋势?他们如何推进相关研究,会为人文、科技、商业融合创新,带去怎样的创见与建议?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青年副研究员余伊琦


人类多了一位
具有多元背景的合作伙伴

上观新闻:作为一名年轻的市场营销学者,你怎么看目前的这股AI讨论热?你会和同事经常讨论以ChatGPT、OpenAI、Sora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吗?

余伊琦:会。我们经常会讨论,大致的共识是AI技术及其相关创新应用,毫无疑问会成为继蒸汽、电力、信息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并且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持续的影响。

我不是研究技术出身,主要做消费者行为研究,更多是从企业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这场技术革新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总的来说,我个人对这些影响和变化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上观新闻:AI技术创新可能给市场营销带来怎样的变化?

余伊琦:ChatGPT出来之前的AI,以分析式AI为主,能够大量地去收集、存储、清洗、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可以获得信息,来指导企业使用者的一些决策。这能帮助企业提高效率。比如,通过消费者数据,更好地洞察消费者的行为趋势和偏好。企业可以基于分析结果,为消费者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企业还可以基于分析结果,进行定向的信息精准推送,对消费者后期的体验予以跟踪和改进。

ChatGPT出来之后,分析式AI转向了生成式AI,广受热议的Sora就属于后者。它的能力不仅是对数据清洗、预测、分析,更多的是可以基于这些数据生成新的内容。基于生成式AI应用,企业和消费者可以共创新的产品、服务、体验。而消费者参与此类共创的过程,也能给他们带来一番全新的体验。

如果说,以分析式AI为主的应用创新,较多以企业为主导,企业掌握消费者的数据,我有什么给你推什么;那么,生成式AI来了之后,消费者也具有了一定的主导权。他们可以比较方便地运用各种相关工具进行输出。

消费者与企业数字客服之间交流、在元宇宙与其他参与者互动等,成为消费者与AI的共创过程。与此同时,消费者对AI创造的内容的反馈,也会成为AI的“学习样本”,从而反过来影响生成式AI的输出及技术进化。

除了增进互动、共创,我认为,无论是对于企业和消费者而言,还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学术研究工作者而言,生成式AI都会成为一个具有多元背景的合作伙伴,有助于多元背景下的创新。

全球数万开发者参加2023云栖大会,场内外卷起AI大模型浪潮。图为参观者正在体验数字人项目。视觉中国供图

科技、商业始终是手段
人才是目的

上观新闻:如何理解“具有多元背景的合作伙伴”?

余伊琦: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AI能帮到我很多。比如,我会用ChatGPT润色我的英语文本表达。又如,当我有一个新的想法时,我会把相关想法以提问的方式输入ChatGPT。

ChatGPT基于海量历史数据的反馈,犹如帮助我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它有时候会给我列一些点子,有时候会帮助我去做一些信息的分类。

由于这些内容是在较短时间内,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海量信息做出的回应,客观上,它所形成的回答会在一定程度上开拓我的思维。

这就好比和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动,总能带给我们一些新鲜的甚至意想不到的观点和视角。多元背景的交流者和交流过程,会提升人的创造力和头脑风暴的效果。使用ChatGPT的互动过程也能产生类似的效果。

我在耶鲁大学访学时,当时的导师就在做研究的过程中,引入了一个AI机器人。它像一位“AI研究助理”一般,参与到研究团队的各种讨论中。

有意思的是,如果AI机器人在和我们互动的过程中,表现得更像人的状态,比如,它在做错一些判断时会说“对不起,我错了,应该怎么怎么样”,这种“谦逊”的“表态”反而会触发我们这些人类伙伴的反思,促进人和人之间的沟通,进而提升整个团队的沟通效率。

综上所述,我认为,科技和商业始终都是人类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段,对人的发展、人的底层需求的关切与回应才是目的。工具和手段的走向,取决于人怎么使用它们。人怎么使用它们,则取决于人对技术的理解、人对人自身的洞察。

这个过程带来的挑战在于,人需要在使用新技术的过程中更严谨,对自己提出各种严格的约束和要求。比如,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我们一方面要严格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范式,另一方面要提高理论建构的能力。建构理论是需要经验的,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始终是核心。

AI前沿探索:
助力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上观新闻:在工作的过程中,你们会到一些企业参访、交流,了解AI前沿探索的可能性和新方向。在最近的走访和业界观察中,有没有哪些创新案例,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余伊琦:去年以来,我关注到“数字人”这个技术和应用。数字人也算是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技术应用。它可以分成好几类,如虚拟数字人、数字分身等。

虚拟数字人的典型代表有基于语音合成软件制作的虚拟歌手洛天依。一些企业开始基于类似的技术,开发企业专属的虚拟形象。这些虚拟形象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可以和大众互动。

数字分身的种类比较多样,可以是基于一个人的特点开发数字形象,也可以是制作数字分身,应用于信息播报、分享等。比如,一些传媒机构会通过制作若干明星记者或虚拟记者的数字分身,来完成一些比较简单的、易于标准化的新闻信息的播报。一些电商直播间通过使用主播的数字分身,实现服务“24小时不下线”。一些职业类培训机构的“数字人老师”,可以24小时回答学员提出的疑问。

另外一个创新点是一些公司在做的所谓“复活”项目。比如,商汤科技制作了钱学森AI数字人,仅使用十几秒有限的历史视频素材,就实现了真实的面部、声音、表情和动作模拟,并做到了比较精准的口型匹配。前不久,经过反复尝试、训练,知名音乐人包小柏复刻出了“数字女儿”。在母亲生日时,“数字女儿”为她唱了一首生日歌。

上观新闻:包小柏的故事一经媒体报道,引发了热议,有“看完泪流满面”的共情者,也有看了以后“不知所措”的观望者、担忧者。担忧的是这个技术会不会被滥用、如何规范。

余伊琦:是的。业界现在对于“数字人”的态度也处于尝试探索的前期。从这一层面来看,业界的探索和实践走到了伦理讨论和法律约制的前面。

暂且来看,像钱学森老人的数字人这样,以数字人的形式,给年轻人讲述自己的经历,寄语年轻人怎样更好地去创新、去服务社会,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严格来说,这属于知识的传播。利用文字资料复活李白、杜甫,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复活”已故亲人或者制作亲人数字分身来陪伴老人,切实回应了一部分人群的情感需求,提供了莫大的安慰,也有潜在的陪伴功能,在一些国家已有深入探索。关键是,类似应用到底谁能用、怎么用、授权给谁用,都在亟待规范的过程中。我相信,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会跟上。

我觉得还有一类探索,也很值得关注。那就是通过应用新技术,使更广泛的人群成为新技术的受益者。

日前,在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师生的努力下,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复旦·眸思”,为视障者量身打造的“听见世界”App上线。

在街道行走模式下,“眸思”犹如一位忠实的向导,细致扫描道路情况,提示潜在风险,陪伴视障者实现安全通行;在自由问答模式下,“眸思”可以是一位贴心的朋友,帮助走进博物馆、艺术馆、公园的视障者,捕捉四周景象的细节,用声音传递生活场景中的信息;在寻物模式下,“眸思”可以帮助找到被移动的手杖、最喜爱口味的牛奶。研发团队邀请视障人士加入,以更好地贴合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张奇教授说,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应该要改变更多人的生活。“希望‘眸思’能够帮助视障人士走出家门,让他们可以尝试更多工作,为人生书写更多可能。”这番话非常打动我。

在我看来,每个企业都应该积极拥抱AI,可以是提高信息采集、分析的效率,提供决策信息辅助,更可以是建设企业应用AI的能力。至少先用起来、尝试起来,我们才可能用商业的手段和力量,帮助类似“眸思”这样的创新探索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帮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师生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复旦·眸思”,为视障者量身打造“听见世界”App。只需一枚摄像头和一对耳机,便能将画面转化成语言,描绘场景、提示风险。 图片来源:复旦大学官网

保持敏锐 走入人群
不能脱离实际

上观新闻:你们的不少学生都是新企业的创始人、正在成长中的企业家。他们对于围绕AI技术革新的商业创新会有困惑吗?对于青年企业家的AI商业创新,你会给出哪些建议?

余伊琦:技术是中立的,但怎么去用技术是有价值取向的。商业创新必须恪守“科技向善”的价值取向毋庸多言。授课时,我们会介绍分析式AI和生成式AI的运作逻辑,介绍如何提升将新技术转化为商业创新的能力。

但我个人观察下来,未来企业家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企业在未达到一定规模时研发投入有限,无法负担新技术投入所需的、昂贵的数据和算力成本。大部分小企业、初创企业都面临着这一难题。

对此,我的建议是,企业要冷静地回归到对不同人群细分的、未被满足的需求的研究。基于这些需求,去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在推出新产品的过程中,企业也许并不需要一步到位实现100%完美的技术和创新,而是可以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之后再逐步迭代升级。

在技术革新实现普适化应用的前夜,技术的迭代速度非常快。盲目紧跟技术潮流,会付出代价。关键还是要在理解技术和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拥抱技术,然后在技术、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说到研究需求,我有几点心得可以分享。研究表明,“创造美好”是人类共同的人性。但不同人群追求美好、创造美好的具体需求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过去两三年,我们的研究团队对6000多位国人的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展开调查和研究。结果就发现,人和人之间在意什么、好奇什么、追求什么差别很大。即便有些人出生于相近的年代,由于所生活的地理区位、成长环境不同,也会在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期许上存在细微的差异。这对我的启发是,研究也好,面对技术革新也好,要保持敏锐,更要走入人群,不能脱离实际。

为什么拼多多、快手、抖音等能够在近年脱颖而出?这跟它们关注到了人们一些未被满足的需求有很大的关系。而它们关注到的可能是一个受众更多、潜力巨大的市场。

当然,这是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有的企业追求高大上,有的就是愿意为小众市场服务。大家都可以走出自己的路来。无论是为哪些目标受众服务,企业始终要保持对人的了解、对需求的呼应。

余伊琦 复旦管院市场营销学系青年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消费者行为,行为干预,消费者福祉。

栏目主编:龚丹韵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