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当两小时车程的“工作半径”走向常态|长三角科创朋友圈①
分享至:
 (58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2024-03-18 07:41
摘要: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更觉其“小”

编者按: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是重要一环。今年1月发布的《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2018年以来,长三角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幅达11.17%,三省一市科创共同体建设加速推进。这种协同体现在资源共享、科研合作、产业联动等多个方面,助力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今起推出“长三角科创朋友圈”系列报道,看看这个“朋友圈”如何越做越大。

“从我杭州的实验室到上海张江,开车只要2小时,遇到需要多天才能完成的实验时,还可住在专供用户的招待所,非常方便。”浙江大学药学院张海涛研究员,几乎每两个月来一次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做实验。从他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读博到在浙江大学建立独立课题组,就一直依托上海的大科学装置开展研究。

“从常州开车到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也就2个半小时,不是什么问题。”江苏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殷丽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他们正与复旦大学共建这一重组的实验室。

不到4%国土面积的长三角,不算“大”。在科技创新一体化的新语境下,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更觉其“小”。这样的“工作半径”成为常态,某种程度折射出长三角战略科技力量协同的内在吸引力,正日益强劲。

【大科学设施的长三角用户】

人的组胺受体H3R是治疗睡眠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症、精神分裂症以及肥胖的重要药物靶标,但人们一直不清楚它的蛋白结构长什么样,导致相关药物研究非常困难。2022年10月,张海涛团队应用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首次解析了H3R与拮抗剂复合物的晶体三维结构,为药物设计提供了结构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这可能是第一个应用国内大科学装置解析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构,以往大家都习惯把实验样品寄到美国、日本去收集实验数据。”张海涛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在软硬件上向国外先进的大科学装置对标看齐,比如高通量自动化上样机器人、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数据处理软件等。不仅如此,上海设施还提供国外不具备的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优化同步辐射X射线的相关参数,使得在国内完成从前只有国外才能解析的高分辨率GPCR结构成为可能。

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提供

借助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高效率、自动化的设备,最快只需2分30秒就可以看清一个蛋白质结构,且接近原子分辨率,相当于看清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几十万分之一。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大科学装置,该设施已为近450家科研单位和企业的1985个课题组提供服务,其中长三角用户占比64.2%,不仅为长三角地区的科研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高效服务,而且为我国蛋白质科学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样在张江,作为我国大陆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是我国目前用户数量和成果产出最多的大科学装置,推动了我国结构生物学跨越式发展,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手段。截至2023年11月底,其为近700家科研单位和企业的3748个研究组提供服务,平均每年约4500人次,与欧美同类光源相当。其中,长三角用户占比44%。

大科学装置有着难以量化的“溢出”效应。上海聚焦和服务国家战略,围绕光子、生命、能源、海洋、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设施多达20个,为中国的原始创新提供“国之利器”。

【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长三角力量】

“和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合作后,他们带来很多视野开阔的奇思妙想,彼此交流碰撞、优势互补。”殷丽说。

作为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天合光能在2013年就是全国最早一批承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企业之一。2023年3月,实验室融入高校力量进行重组,从聚焦产业化技术研究,转为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同时探索基础研究,不仅瞄准行业共性技术难题,也为攻克“卡脖子”问题积蓄力量。

“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据悉,天合光能与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正在商讨联合培养机制,旨在一方面为企业定向培养优秀技术人员,另一方面为复旦在培研究生提供实习场地。

“我们希望借由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吸引更多人才,相信接下来的合作将启动‘加速度’。”殷丽话里透着期待。

为加快探索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今年3月,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2024年工作现场会上,另有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签约。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与浙江新创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集成电路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与南京大学共建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安徽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

【新质生产力的长三角期待】

“东边日出西边雨”,从中国古诗的生动描述中亦可看出天气的复杂多变。长期以来,传统预报方式难以做到高分辨率预测。3月1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发布全球高分辨率气象预报大模型“风乌GHR”,首次借助人工智能实现对中期天气进行10公里级的建模与预报,相比第一代“风乌”等人工智能气象大模型的预报分辨率提升超7倍,洞悉“十里不同天”不再是难事。

这是长三角乃至更大范围战略科技力量协同的又一经典案例。不断深化的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的重要内涵和关键路径。

今年1月,《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发布,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国家战略以来,指数年均增速高达11.17%,三省一市科技创新一体化建设成效初显。

从5项一级指标变化情况来看,“成果共用”增幅最大,从2018年到2022年的年均增速达29.17%;其次是“资源共享”和“创新合作”,相对而言,“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两个指标发展增速稍显缓慢。上海持续发挥龙头引领地位,带动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和创新一体化,杭州、南京、苏州、合肥紧随其后,成为长三角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枢纽。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之一,未来可以在哪些重点领域加大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海市科学学所统计评价研究室主任张宓之建议,首先,战略科技力量要发挥战略使命的功能导向,瞄准产业的共性技术突破,在事关科技、产业和供应链安全的主要领域(尤其是集成电路、生物科技等)加强合作。在这方面,上海、江苏的基础力量和科研优势更明显,安徽、浙江在应用开发和国产化替代方面可优先试点。其次,战略科技力量要作为世界科技前沿技术的突破口,重点把张江、合肥的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利用好,更好地服务产业端的技术创新研究,力争在光子芯片和器件、生物医药、纳米材料、量子科技、核能科技等前沿技术领域产业化的突破明显提速。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来源:除署名外由采访对象提供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