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丹阳旅游主打一个实用,最重要旅游景点竟然是眼镜城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江南 2024-02-23 17:55
摘要:丹阳独有的旅游方式——配镜游

今年春节期间,丹阳眼镜城、九里风景区等丹阳五个景区接待游客达23.6万人次,同比增长257%,其中丹阳眼镜城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一座眼镜城,不仅是旅游景区,竟然还吸引了近半数春节到丹阳的游客?

这就要说到丹阳独有的旅游方式——配镜游,其指的是长三角人会专门乘高铁或自驾到丹阳配眼镜,并且顺便逛逛周边景区、品品丹阳美食。

若是乘坐高铁,从丹阳火车站出站看到的第一个建筑便是中国丹阳眼镜城,早在2010年丹阳眼镜城就已成功创建国家3A级购物旅游景区;若是自驾前往,丹阳还在“网红服务区”窦庄高速服务区设置眼镜体验馆,为行程匆忙的顾客提供配镜服务。

“丹阳眼镜”是这座城市的金字招牌,“配镜游”也已成为丹阳知名旅游品牌,而这都基于丹阳雄厚的眼镜产业优势。数据显示,丹阳年产镜片4亿副,占全国75%、世界40%;镜架年产量1亿副,占全国1/3,业内有这样一句话:全世界每两人戴的眼镜中,就有一人的镜片产自丹阳。

中国丹阳眼镜城也成为观察丹阳的重要“窗口”,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眼镜批发市场。以前虽然大,却并不强,丹阳眼镜曾是低端眼镜的代名词,主打低价走量,“创新”是当时丹阳眼镜产业最稀缺的要素,一度丹阳镜片零售均价仅一二十元,不少企业卖出一副镜片的利润还不如卖一袋饼干。

如此竞争态势不可持续,为此丹阳眼镜产业果断求新求变。国内镜片龙头企业明月镜片是丹阳率先转型的企业之一,2017年公司开始战略转型,从过去简单的产品制造转型为“品牌+科技”,几年后明月镜片成为“国产镜片第一股”。其间,明月镜片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包括大力招揽人才,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建立“眼球数据库”,让产品更符合消费者视觉习惯,如此迈入产业链中高端。

有了龙头企业带动,丹阳眼镜行业正不断向上生长、向新发展,截至去年9月,丹阳眼镜产业已有约3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多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少初创镜片企业也将创新作为发展制胜法宝,赵亮于去年参与创立的江苏晨凯精视光学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晨凯精视

晨凯精视是赵亮在丹阳创业的第二站,本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的他,约在10年前来到丹阳,就职于从事眼镜相关精密机械生产的江苏工大金凯高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并且曾作为科技镇长团成员,在丹阳乡镇挂职。

在丹阳工作多年,让他对当地的眼镜产业和营商环境很有信心。而在谈及该企业创立的原因时,他更是看中了定制眼镜的巨大市场潜力,在晨凯精视丹阳工厂内,记者看到产线上正生产着来自全国的定制订单。站在产线旁,赵亮举例了一组定制眼镜的数据——欧美已经达50%以上,巴西也有30%以上,而据全国眼视光医学排名首位的温州医科大学相关团队测算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定制眼镜占比仅2%。更早之前的2015年前后,赵亮在挂职期间曾到丹阳另一家龙头企业万新光学考察调研,了解到当时该公司3%的定制眼镜产量,却贡献了30%的利润,当时该公司仅2台生产定制镜片的机器,现在已有10多台机器,可见这一细分市场正越来越被重视。

晨凯精视工作人员正在操作镜片生产

虽然目前一副高端定制镜片售价动辄上千元,使得订单量尚且不大,但该公司却已在长三角布局,并生动诠释着一体化发展、沪苏浙联动的意义。在公司业务版图中,位于丹阳的晨凯精视是上海晨凯精视光学有限公司的生产主体和基地,上海的公司主要负责品牌、市场和营销工作,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中的面部数据和设计来自温州医科大学的专家团队,销售渠道则是与上海知名眼镜品牌连锁店合作。此外,目前该公司已在上海签下20多个渠道合作商,并计划在上海建设眼视光中心。

集聚长三角优势资源的目的,正如晨凯精视CEO汪晨骥所说,不仅要打造国产高端镜片品牌RGBALANCE,更为基于临床医学的光学设计研发、超精密智能制造技术的融合,打破国外进口软件、光学设计技术、超精密加工设备垄断局面,基本实现全流程自主生产闭环,为未来国内镜片设计自主发展奠定基础,其丹阳工厂是国内首家在车间产线配备完整国产化设备和光学设计的工厂。

丹阳在创新的不只有眼镜产业。2月19日,丹阳召开“新春第一会”——2024年丹阳创新发展大会,“创新”是这场大会的题眼,当地正推动创新成为产业强市的硬支撑、争先进位的助推器。新的一年,丹阳正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眼镜视光学等产业链,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新领域新赛道探索研发前沿技术。

“新”丹阳不仅“吸睛”,还有望更“吸金”。数据显示,2023年丹阳GDP突破1500亿元,制造业投资增幅达18%,丹阳的综合实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指标稳居全国百强县前20,天工等8家企业入选“江苏民企200强”,占镇江总数的2/3。此外,丹阳纳税超亿元企业达14家,比2022年多5家,其中医疗器械龙头企业鱼跃医疗全年纳税高达8.6亿元,比前一年增加2.2亿元,正推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