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 | 曹伟明:从历史深处走来,江南古镇如何华丽转身?
分享至:
 (16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曹伟明 2024-02-04 06:30
摘要:适应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推动江南古镇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编者按】江南古镇是历史上江南地区的繁华富庶宝地、文化繁荣高地、旅游休闲胜地。今天,如何在留住乡愁记忆、古镇神韵的同时,让江南古镇不断适应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曹伟明看来,江南古镇必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提升文化辨识度,突破“千镇一面”,让“小桥流水人家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和独特魅力。以下是他在长三角文化论坛上的演讲。


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脉的传承、转化和创新,而江南古镇是长三角地区江南文化的重要源头。江南古镇是一个互通互补、交互联系的有机网络,是历史上江南地区的繁华富庶宝地、文化繁荣高地、旅游休闲胜地。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不断创新。传承和发展江南古镇文化,要在留住乡愁记忆的同时,适应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江南古镇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江南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强化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江南古镇何以兴盛

明清以降,纵观我国城镇发展历程,江南地区无疑居于最先进最显著的地位。星罗棋布的市镇迅速崛起,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应天(今南京)、杭州、嘉兴、湖州八府及从苏州府辖区划出来的太仓州,号称江南的八府一州,形成中国江南经济史上的核心地带。古上海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青龙镇,逐渐发展为江南大镇、经济强镇、实力雄镇、文化重镇、贸易巨镇。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商业市镇的兴起,使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工商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造就了因地制宜、分工明确的专业市镇。农业经济也呈现出浓厚的商品经济色彩,农户与市场发生着日益紧密的关系,地区与地区间有了社会经济的生产活动、贸易活动,流通交互的一体化网络逐渐形成。

棉粮种植与棉粮制品的兴盛,带动了一批江南市镇崛起为棉粮种植与生产的专业经济区。

自古以来,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随着棉粮种植与生产专业经济区的形成,江南成为全国稻谷、棉花、粮食、棉布生产的集散、运输、消费和服务中心,极大地带动了该地区由乡村向市镇转化的速度。江南地区凭借沿江濒海的有利条件,借助水运,加速了市镇与市镇间的运输交易,以及转口海内外的对外和国内贸易。棉布作为手工制品,成为江南农村棉纺业的生产支柱,造就了无数分工细化的专业市镇,为江南成为明清时期全国棉布生产和销售基地奠定了基础。

蚕桑与绢织物的兴盛,带动了一批江南市镇崛起为丝织品原料供应区和手工纺织基地。

江南地区密集贯通的河流水网,为舟船运输提供了便利,成为桑叶、蚕丝等产品在市场流动的必要条件,众多交易的“夜航船”随之涌现。蚕丝生产的繁荣和流通,让江南地区形成了众多的丝织品市镇,如乌镇、濮院、南浔等。桑蚕业,成为这些市镇人民的生计所依。湖州府涌现了不少桑蚕业专业化生产的发达市镇,取得了比农业生产更加重要的地位。有人统计,当时的蚕桑之利大致超过稻田的三倍,一时间“以蚕代耕者十之七”。养蚕饲桑的盛行和丝织业的发展,成为明清时期太湖周边及浙西一带市镇兴盛的关键所在。

商品生产与流通网络的形成,推动江南市镇发展呈现新的景象。

江南传统市镇的布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也呈现出一定的级差之别。一般说来,商业兴盛者为镇,相对次者为市。有的镇直接与县城市场密切关联,成为一定地区内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些镇,一般地理区位条件优越,大多沿河分布,与纵横密布的大小河道一起,构成了商贸流通的网络。比如,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在明清时期凭借米市、油市、布市等交易的繁荣,成为当时江南地区米市交易的晴雨表,为繁荣长三角地区的商品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当时,朱家角商贾云集,三百六十行“行行齐全”,牙行中介发达,一度流行着“三泾(朱泾、枫泾、泗泾)不如一角(朱家角)”之说。即便是周庄的富商沈万三,也不时来朱家角探寻商机和信息。朱家角作为米业、油业、布业的集散中心,促进了江南农副产品走向全国市场,“青角薄稻”等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在全国市镇经济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农业与手工业的融合发展,带动了创业与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加快了乡村市镇的成长、转型和繁荣。

市镇经济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劳动者精力和智力的投入,也让他们通过商品流通获得更大效益。工场的设立,手工业和机械生产的加入,让市镇经济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激发了当地民众的创造力,让原本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传统经济产生了新的结构变化,江南市镇经济进一步与国际贸易紧密相连,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部分。

多样化、专业化分工的市场,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市镇经济结构,并辐射至市镇的四乡八村,激发着城乡之间持续的经济活力。同时,也造就了浙商、苏商、徽商、沪商等儒商集团。

经济的繁荣与人文的蔚起,使江南地区成为培育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摇篮,并形成了富有智慧与诗意的生活方式。

江南市镇依河而筑,涵纳着水的灵性,充满了诗意和智慧。江南古镇书院林立、藏书文化勃兴,例如朱家角的课植园,倡导一边课读,一边耕植,崇尚文化;南浔有所谓“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说;南翔镇不仅是“徽商侨寓,百货填集”之地,更是人文荟萃、园林遍布之所。

随着人们生活日趋富足,江南地区形成了特有的诗意栖居方式,创造了众多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节庆,古镇上“倾动远近,四处人舟云集,阖镇亲友盘桓”。每当棉花、稻谷登场,或春节、元宵、端午等时节,“好事者以敬神为名,搭台演戏,甚有两台对峙,两班同演,名曰鸳鸯台”。江南市镇文化带有浓厚的市井气息和商品化色彩,彰显了市镇的经济活力和蓬勃生机。

云游四方的商贾汇集,天南地北的文人集聚,成就了江南地区通江达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和进取性。

江南古镇的茶坊、戏院和古典园林,成为人们信息、文化交流的场所。繁荣的贸易市场带动了文化雅集的兴盛,良好的江南生态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中心,丰富的水资源创造了市镇的人文资本。地灵人杰的江南古镇,涌现出鲁迅、茅盾、顾炎武、徐霞客、丰子恺、柳亚子、陆龟蒙、张季鹰、沈万三等众多才俊,文人名士多如过江之鲫,与古镇文化血肉相连。江南古镇的江河湖泊,流淌着烟雨市井的烟火气息、耕读传家的书香气息、藏龙卧虎的创造气息、绿色生态的灵动气息,处处传递出江南水文化的诗性特质。

江南古镇文化的四大特质

江南古镇蕴含着广博的文化资源,如何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成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资本,增强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创造力?这就必须梳理与把握好江南古镇文化的特质,保护、传承和发展好江南文化的优秀基因,为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特质之一:江南古镇文化追求卓越,成就了长三角地区的精神之魂。

良好的水环境、依河而筑的市井、水路运输的便利、坚韧不拔的百姓,种种内外因素培育了江南地区商贾云集、烟火万家的创业热土,集聚了追求卓越的冒险家和经营者。文化的繁荣,又让江南古镇成为集大气、商气、灵气、文气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比如古镇朱家角,不仅有“衣被天下”的布机声声,更有“朗朗吟诵”的读书之声。当时朱家角古镇的北大街,被誉为“上海最早的南京路”。江南古镇商业、商贸繁荣发展的历史,孕育了江南文化中开拓进取、海纳百川的精神内核。

特质之二:江南古镇文化灵动睿智,成就了长三角地区的人杰地灵。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练塘,相传于春秋时期已有街市,东汉末年孙权曾派大将周瑜在此建造战舰,张帆击橹、操练水军,故又得名“张练塘”。练塘由军事要镇演变为经济重镇,得益于它地处苏浙沪的水陆要冲。上塘街、下塘街,布满了商铺、茶楼、酒肆、学校等,年代悠远的顺德桥下,船只往来十分繁忙。练塘因水而兴、因水而盛,过去曾有“三泖行帆”“九峰列翠”“塔院晓钟”“天光古刹”等八个景观。陈云同志的故居、曾就读的颜安小学,以及指挥小蒸暴动的革命场所,都在练塘。20世纪80年代初,练塘镇汇入改革开放浪潮,创立了“富民经济城”,搞起了羊毛衫、茭白等市场,积极接轨海内外。古镇练塘谱写出新的现代化乐章,也涌现和汇聚了一批批富有灵气的创新创业者。

特质之三:江南古镇文化海纳百川,成就了长三角地区的文化源头。

吴淞江,又名苏州河,是上海地区最早的母亲河。早在六千年前,上海先民便在其下游的出海口,“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这是上海地名“沪”的由来。唐天宝五年,青龙镇凭借其控江连海的地理优势,迅速由军事重镇转身为古上海最早的海内外贸易港口和经济文化的码头。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代熙宁十年(1077),青龙一镇的商税已占当时华亭一县之半,成为江南地区的经济强镇。此后,政府又在青龙镇设置了市舶务,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文官米芾出任青龙镇镇监,更是吸引了一大批文人骚客汇聚青龙镇,文化雅集兴盛。青龙镇的海纳百川,吸引了苏东坡、白居易、杜牧、陆游、范仲淹等众多文人墨客来此“打卡”逗留,成就了与“醉翁亭”齐名的“醉眠亭”等文化高地。

特质之四:江南古镇文化川流奔海,成就了长三角地区的文化码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才俊,江南古镇人文荟萃、名人辈出。三国时期的名将陆逊,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宋代古上海的藏书家、江南十大藏书家庄肃,水利学家郏亶、郏乔父子,元代书画家曹知白,水利专家、画家任仁发,赵孟頫、管道昇夫妇,首辅徐阶,名臣陆树声,近代南社诗人柳亚子,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著名报人史量才,马相伯、徐光启、陈云、宋庆龄等都与江南古镇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江南古镇代代相传的诗书礼仪,孕育了江南才俊追求文化、崇尚文明的传统和奋发向上的人格品性,积淀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江南古镇的江河湖泊流淌千年,汇聚着灵动和智慧,滋养和培育了奔腾不息的江南文化,孕育着非凡的原创力和创新力,演绎着江南古镇灵气、文气和大气的文化禀性,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江南古镇发展如何避免“千镇一面”

江南古镇同出一脉,历史人文相近,生态相似,业态发展容易趋向同质化。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江南古镇要避免“千镇一面”,提升文化辨识度,必须实现“破圈”融合,创造内生动力。要在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古镇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积淀进行研究评估、挖掘整理、创新转化,使江南古镇焕发生机活力和独特魅力,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化力量。

一是激活江南古镇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永葆江南古镇的生命力,打造创业创意创新的孵化之地。

江南古镇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既流淌着江河奔流、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文化基因,又蕴含着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这是江南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文化标识。从“小桥流水人家”到创新创业创意基地,许多江南古镇从历史深处走来,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新的时代浪潮下实现华丽转身。上海淀山湖畔的小镇金泽,被誉为“桥桥有庙、庙庙有桥”的“桥乡”,近年来引进创新企业华为入驻,构筑了具有海派风味的“华为创意小镇”。金泽古镇用创意激活古镇文化,以文化底蕴彰显古镇魅力,吸引了高端生产要素和消费要素,让江南古镇文化重焕青春、活力永驻。

二是熔铸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打造人们向往的安居乐业之地。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本。江南古镇文化包含着上善若水的思想精华,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价值追求,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江南古镇文化的时代内涵,打造一批有影响力、吸引力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让长三角地区真正成为投资者的沃土、创业者的天堂。

三是塑造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名片,提高江南古镇的竞争力,打造生机无限的旅游胜地。

江南古镇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必须在与时俱进中提高文化竞争力,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突破同质化竞争。比如,发展旅游业不能光满足于“匆匆过客”,更要留住“过夜客”。法国“香水之国”的美誉,源自其南部小镇格拉斯,它不仅是香水制造之地,更是旅游胜地。坐拥乌镇国际戏剧节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浙江乌镇,将自身的文化资本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经济资本,为长三角地区江南古镇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新典范。

四是创造长三角地区的文化精品,激发江南古镇的文化创造力,打造“出人出作品走正道”的展示基地。

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靠的是创新、创意和创造。综观历史,江南古镇历来是文化创造与创意的发源地和集聚地。激发文化创造力,就要着眼于文化产品的接地气和原创性。前些年,朱家角古镇利用老房子的建筑空间,邀请谭盾打造了一场《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文艺精品,演出经久不衰。在古典园林课植园中,由昆曲王子张军打造的实景版《牡丹亭》,更是受到了中外游客观众的欢迎。水彩画大师陈希旦的“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吸引了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画家参加,让水彩画“从上海土山湾传入,又从朱家角输出”,实现了一个美好的轮回,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这些文艺精品让古镇朱家角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进一步优化了古镇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为文艺大师、青年才俊挥洒智慧与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五是探寻江南古镇传统生活方式的神韵,更新活化现代新江南的文化空间,打造最江南、可阅读、能逗留的诗意之地。

江南古镇文化的激活和更新,需要寻根溯源。从青溪、古桥、老街、小巷、古刹、弹硌路、水墙门、河埠头、缆船石,到河流纵横交错、屋后翠竹成荫,这些都是江南古镇的文化符号,是人们萦绕在心间的乡愁乡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笑问客从何处来”的乡愁,见物又见人的生态,流淌着江南古镇人特有的生活方式、生活技艺、生活智慧和生活风尚。要探寻并梳理江南古镇的历史肌理和文化脉络,对传统生活方式进行熔古铸今、更新活化,构建一个保留了原住民生活神韵的诗意家园,吸引人们进行沉浸式的审美体验。

六是扩大江南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提升古镇文化的传播力,打造讲好中国故事的体验之地。

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流、对话、融合的过程中,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认同度,关键在于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和标识度。江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乌镇、周庄、西塘等为代表的江南古镇“修旧如旧”,积极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的到访和体验,成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典型。江南古镇自然环境优美、历史底蕴深厚,只要经过巧妙的“点化”,就能激发出巨大的潜力,由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要挖掘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江南文化标识、文化符号和文化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江南古镇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体验之地。


【思想者小传】

曹伟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兼任上海市群众文化系列高级职称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艺术系列高级职称审定委员会委员、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委员。(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周丹旎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