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一起来 > 文章详情
景东县:在云南咖啡里,遇见爱与温暖
分享至:
 (2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俞宏浩 2024-01-28 08:10
摘要:沪滇协作与云南咖啡的故事,充满爱与温暖。

一只毛茸茸的“熊爪”从“太空舱”窗口伸出。

握手、比“耶”、热情地向顾客挥手……小女孩好奇,两只小手轻轻抓住“熊爪”,踮起脚尖、睁大双眼,想要一探背后的世界。

那里,有一杯杯咖啡和一张张笑脸。

这是熊爪咖啡在上海的第12家店。528日,2023上海咖啡文化周的第9天,在上海市人社局咖啡协会咖啡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残联的指导下,这家致力于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机会的咖啡店在静安区889广场开出新店。消费者扫码下单后,即可“召唤爪爪递出咖啡”。

每一杯咖啡的背后,都有一段充满爱与温暖的云南故事。

爱,让云南咖啡走向世界

“你说,能把我们的咖啡豆卖到国外?”

2021年夏,听完熊爪咖啡创始人王湉对于未来的一番规划,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大朝山东镇压鸡村村支书将信将疑。在此之前,他从没有见过“老外”,更不指望能够在世界咖啡版图上留下压鸡村的印迹。

但王湉的眼神中充满着真诚与坚定。思忖再三后,他做出了决定:“如果你能保证做到这一点,我就同意把我们的咖啡农场交给你。”

202196日,熊爪咖啡与压鸡村正式结缘。在沪滇协作及上海市人社局的推动下,首家熊爪咖啡云南咖啡庄园面世。20232月,熊爪咖啡新加坡首店正式营业,所有咖啡豆均产自压鸡村。

王湉兑现了他的承诺。

把一颗咖啡豆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带向世界,有多难?回忆起初次来到压鸡村时的场景,王湉依然感到阵阵心痛。这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坐拥天然的河谷气候,是生产高品质咖啡豆的“宝地”。

然而,由于缺少专业设备和技术指导,压鸡村长期采用粗放式生产方式,咖啡树种植密度过高,造成咖啡鲜果营养不良;咖啡作坊不经规范化处理直接将鲜果脱壳发酵,得到的咖啡豆又苦又涩;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水、废果皮直接倾倒或填埋,对土壤和生态系统造成损伤……

“这里的很多咖农一辈子只见过咖啡鲜果,没喝过咖啡。不去喝、不去品,怎么能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王湉说。

出于对自然的爱、对咖啡的爱、对残障人士的爱,他决定在压鸡村建起咖啡庄园,雇佣当地残障人士进行管理,并探索与普洱市景东县、景谷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合作模式,帮助更多人掌握一技之长,收获更美好的生活。

与压鸡村签约后不久,在沪滇协作的支持下,一个现代化、标准化的咖啡鲜果加工厂顺利落地,配备了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专家培训,当地村民渐渐掌握了科学的种植、加工方法,养成了喝咖啡、品咖啡的习惯。

不少残障人士也来到庄园里务工。“他们主要负责除草、施肥,每天需要上传实景照片,供上海专家分析咖啡鲜果长势,及时调整策略。无论健全人士还是残障人士,我们一律同工同酬。”王湉说。

据介绍,按压鸡村传统加工方法生产的咖啡豆平均每公斤仅19元,而熊爪咖啡云南咖啡庄园生产的高品质咖啡豆平均每公斤达60元,每年可生产78吨。运往上海后,由残障人士研发团队、烘焙团队进行二次处理,最大限度保留云南咖啡独特而浓郁的风味,并通过各大门店使用、销售。每售出一杯咖啡,熊爪咖啡就会分出一定数额用于为景东县、景谷县特殊教育学校捐赠物资。

沪滇协作与云南咖啡的故事,也随着熊爪咖啡新加坡首店的开业传到了海外。不少人在品尝后,纷纷竖起大拇指。

爱,让云南姑娘走进上海

在景东县,已经有人因为熊爪咖啡的庄园走出了大山。

初次见到周周(化名)时,她总是低着头,十分抗拒与人接触。2020年年初,父亲省吃俭用凑足了路费,送刚刚毕业的周周前往上海市郊的一家工厂打工。她负责拧螺丝。不到1个月,父亲为她准备的20双手套全部都磨坏了,她的双手还磨出了一个个血泡。

“因为是聋人,周周与厂里人沟通也存在一定困难。后来,她实在无法坚持,只能回到了老家。”王湉说。

得知熊爪咖啡要在景东县建起咖啡庄园,周周前来应聘,并顺利入职。她想再去一次上海,去看一看熊爪咖啡店。

但这一次,王湉拒绝了。

“时机还不成熟。我们不希望把大山里的孩子,尤其是残障孩子直接带来上海,因为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我们更不希望他们来到上海后,忘记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山。”王湉解释道。

此后2年,周周每天都会来到庄园里干农活。她有一位师父,手把手地传授咖啡种植与加工的技巧。熊爪咖啡工作人员也会定期与她交流,介绍大城市的工作方式与理念,帮助她逐渐敞开心扉。

2023年暑期,经过科学评估,周周终于成了熊爪咖啡门店的一名员工。全新的工作、陌生的环境,她却变得更爱笑了,因为她的同事都是和她一样的聋哑人,每天都会轮流陪她吃饭或帮她做饭。

“从初级咖啡师、中级咖啡师,到高级咖啡师,再选择成为运营或研发,我们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充分的岗位和机会,也鼓励他们不断完成自我突破,实现更大的价值。”王湉说,他现在有个小目标:依托沪滇协作,让以周周为代表的员工,带动更多“周周”通过咖啡和技能改变命运。

事实上,近年来,还有不少云南咖啡品牌通过沪滇协作、上海咖啡文化周等平台进入上海——

比顿咖啡是云南咖啡龙头企业。2023上海咖啡文化周期间,在沪滇协作的推动下,比顿咖啡在静安设置华东总部,计划打造“旗舰店+卫星店+烘焙工坊”的经营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云南精品咖啡,为咖啡小店提供从咖啡豆到咖啡机甚至到咖啡师的一站式全生态链服务。

作为2023上海咖啡文化周重要组成部分,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邀请了来自云南保山的9家咖啡企业入驻虹桥枢纽党群服务中心,现场为旅客们送上“抵达上海的第一杯咖啡”,向上海市民推荐保山小粒咖啡。

此外,沪滇协作还在技能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咖啡为媒,进一步深化两地互动互访,并尝试引入“金融活水”,助力云南咖啡企业在云南大基地和上海大市场两端都实现高质量发展,既丰富了上海市民的选择,也鼓起了云南咖农的“腰包”。

咖啡产业,正在沪滇协作的推动下,为云南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栏目主编:周文吉 题图来源:受访者提供
专题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