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何以“常得青春”?看李大钊的经验之谈
分享至:
 (1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孟超杰 2024-01-06 07:06
摘要:“摆脱冷气”,奋起直追

1916年,新文化运动进入第二个年头,陈独秀将《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李大钊以守常为名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青春》一文,发出了对中国青年的殷切盼望与深沉呼唤。

《青春》写于李大钊自日本回国前夕。上一年末、新一年初,袁世凯一意孤行,悍然改元洪宪。国内群起声讨,各界纷起抵制。进步将领蔡锷离京返滇,联络西南地方实力派,率先举起反袁大旗,轰轰烈烈的护国战争爆发了。护国军北攻四川,东出湘西,争取贵州、广西响应,有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根基。

护国战争赢得了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各地域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在后方,云贵两省人民或踊跃参军、从戎远征,或毁家纾难、积极筹饷,或办报演讲、激发民意,或量力捐金、慰劳将士;在战区,川南、湘西等地人民悬旗结彩、壶浆箪食,或拿起武器、直接参战,或报告敌情、担当向导,或组织武装、四处游击;在袁世凯严密控制的北方各省,各地民众蜂起抗争;在海外,各埠华侨踊跃捐款,并有相当多的人选择回国参战。这种军民合力反袁的盛况,正如护国军将领戴戡所言:“特是胜之以武者,固贵军人之先声,持之以坚者,尤赖众心为后劲。”

护国战争的强大压力,造成北洋军阀的内部分裂以及袁世凯外交上的窘境,最终迫使其取消帝制。袁氏倒行逆施的阴霾一扫而空,李大钊的心情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转趋明媚。“肃杀郁塞之象,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冰雪冱寒之天,一幻而为百卉昭苏之天矣。”国内革命形势日渐高涨,再造共和的曙光就在眼前,这给身在日本的李大钊以巨大的鼓舞,促使他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进行深入的思考、乐观的推演。

《青春》一文并未流于就事论事式的空泛说教,而是从哲学层面对青年进行劝谕和引导,从宇宙观、国家观、人生观的角度娓娓道来,勾勒出生机勃勃、激荡人心的青春意象,构建起层次丰富、逻辑严密的青春观。

比如,如何看待或无限或有限之宇宙?从绝对的角度来看,由于宇宙在时间上无初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因而宇宙之青春是无尽的;从相对的角度来看,作为整体的宇宙有进化、有退化,作为个体的万象万殊在时间上、在空间上也是有边界的,因而宇宙之青春是有限的。青年应当认识到“其相对者青春之进程,其绝对者无尽之青春”,秉持“江流不转之精神,屹然独立之气魄”,以绝对把握相对,以无尽之青春把握青春之进程。这是因为人类在受动性、依赖性之外,还有极强的主动性、能动性。人类都可以而且应该永葆自身青春,并且以此承担起现在和未来的责任。

又如,如何看待或青春或白首之人类?以生物学者为代表的群体认为,“人类之生活,反乎自然之生活也”,且“其趋文明也日进,其背自然也日遐”;以宗教信士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人类必须虔诚信仰上帝,“惟托庇于神而能免于罪恶灾厄也”。李大钊的立场是,一方面要坚信“人类有无尽之青春”,另一方面也要力图使“背逆自然之生活”向着“顺适自然之生活”接近。

再如,如何看待或青春或白首之国家?作为整体的人类有其发展演变,作为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民族和国家)一样有着其兴衰更替规律。当时的中华民族因为“积尘重压”,渐向衰歇之运。面对这样一个“老大衰朽之邦”,有人幻想在不触动传统的前提下力图苟生残存。但是,中国自身的演变、世界潮流的涌动已不允许这种可能性存在。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更生回春,再造神州,舍此别无他途。

李大钊认为,为了再造神州,中华青年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做到科学面对人生。他批驳了那种“以无穷之欲,逐有限之生”的价值取向,指出这种态度只会带来烦扰苦恼,使青年堕入“机械生活”,最终“为青春所累耳”。他真诚地劝告青年,不问过往,不惧将来,惜取当下韶光。正所谓,“昨日不能呼还,明日尚未确实。尔能确有把握者,唯有今日”。

他进一步强调,青年若欲求得自觉,应当冲破两种束缚,一在“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一在“脱绝浮世虚伪之机械生活”。换句话说,一方面需克服历史沉疴的惯性阻力,另一方面要跳脱欲望横流的恶劣环境。

对于许多知识青年、进步青年来说,《青春》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冲击。毛泽东读了《青春》后,自此成为《新青年》的忠实读者;邓中夏、李达等也受到李大钊青春思想的深刻影响,成为忠实的践行先驱。

虽然相隔近一个世纪,《青春》的思想力量并未衰减。它启迪我们,人生的长度与个体自身所采取的态度紧密相关。如若我们保持积极取向,勇于担负责任,扫除历史积弊,则个人、民族、国家都能保持上扬的态势。它激励我们,只要我们自身常怀青春之心、“摆脱冷气”,以勇毅前行替代踌躇不决,人生就能由抑转扬;只要千千万万个自我不负青春韶光、奋起直追,以搏风击浪之姿挺立潮头,则民族、国家必将“常得青春”。

(作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孟超杰)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夏斌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