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解放访谈 | 何立胜:进一步当好长三角的“龙头”,上海要从这四个方面发力
分享至:
 (13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丹旎 2024-01-22 06:30
摘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虽已取得重大成效,但仍要坚持稳中求进、持续用力、全力完成。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指明前进方向。如何解读总书记对长三角提出的最新要求与部署?上海怎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进一步发挥好龙头作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长三角研究院院长何立胜教授

六个“深层次问题”如何破解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重点提到了六个问题。对此,应如何破解?

何立胜:六个待破解的“深层次问题”,提示我们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虽已取得重大成效,但仍要坚持稳中求进、持续用力、全力完成。

一是要更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效率和辐射带动作用。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质量变革“对冲”速度下降,在提高经济密度、投入产出效率上下功夫;以效率变革“对冲”成本上升,在提升配置资源能力、要素效率上下功夫;推动动力变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增强创新能力、做强创新策源地上下功夫。

二是要更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一体化。围绕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等重点领域,协调政策措施,凝聚推进合力。聚焦重点区域率先突破,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为先手棋和突破口,努力承担更多国家改革试点任务,放大改革创新效应。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跨区域数据开发共享,尤其是进一步破除行政壁垒加快实现“软联通”。

三是要更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水平。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的利益分享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深度融合,携手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推进跨区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推动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衔接,加快现代化产业基础设施体系共建共享,集成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区域一体化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是要更进一步发挥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长三角必须在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和推广上发力,率先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促进要素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内自由流动、高效配置,促使长三角地区的要素市场流动走在全国前列。市场准入领域要率先完成“四统一”,即统一登记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信息共享、统一创新步调,在推动长三角统一大市场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五是更进一步纵深拓展改革开放。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带头落实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更进一步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推动长三角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六是进一步补齐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和发展的短板。优先解决好超大特大城市中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领域,解决好新市民、年轻人和外来人口对融入城市、享受均等化城市公共服务的诉求,加强城市的法治化、科学化治理。

破解上述深层次问题,上海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率先破题,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五大任务”有何内在关联

记者: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总书记作出“五大任务”的最新部署。这“五大任务”之间有何内在关联?

何立胜:“五大任务”互为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是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征,协同创新则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重要途径。长三角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强大的产业优势,必须加强跨区域协同合作,以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为切入点和抓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与基础。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加大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推动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循序渐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分类推进各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加快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区域要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解决好内外联动发展问题,大力实施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接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努力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要加强三省一市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共同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深入开展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间政策协同,建设区域绿色制造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与基本要求。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盯住关系国家和区域安全的科技、产业、金融等领域和重大基础设施,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长三角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强链补链行动,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加强全过程风险防控,更好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高度重视对外合作安全。

上海要从四个方面发力当好“龙头”

记者:上海如何进一步当好长三角的“龙头”?

何立胜:上海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大关键词,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实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增强对国际商品和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增强各类要素的集聚浓度、链接强度和辐射广度。

二是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深化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作,推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同创”,持续开展科技联合攻关,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长三角技术转移转化、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人才交流、科技政策协同。

三是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发展能级,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加大力度推进产业项目跨区域合作、产业园区跨区域联动。

四是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积极发挥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作用,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要立足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则重在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要深化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自贸试验区合作,助力长三角区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栏目主编:王珍 题图来源:孟雨涵 摄影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