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大区势 > 文章详情
SEA-Hi!论坛 | 圆桌互动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高长军 干靓 2023-12-15 16:03
摘要:根据2023年第三期SEA-Hi!论坛嘉宾圆桌互动访谈内容整理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执行策展人 高长军:

我们在策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不同学科的讨论,其实也是“共栖”的另外一层含义。当把这些内容用图谱的形式呈现出来时,好像把不同专业之间的那一层薄薄的壁垒打开了。比如我们讨论“环境与都市”的时候,历史上有过关于环境保护、资源危机、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等概念。这些不同的专业表达告诉我们,在观念、理论和实践等不同层面上、在一定历史阶段,持续有不同领域的人在深入地讨论这些相关的话题,去塑造一个理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自然资源部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感知”分实验中心(Bio-CPU Lab)主任 干靓:

我们原来对于城市空间的理解和关注可能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其实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跟我们一起生存在这个城市当中,不管你能不能发现。我们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做过多年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小小的校园,地处内环高架之内,就已经能记录到73种鸟类。这就是“身边的自然”。

可能不同的城乡梯度上,人和自然的互动关系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向生态学家学习很多知识,生物多样性、生境、踏脚石、惊飞距离等概念,规划师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我们可以在人与其他生物共生共栖的城市空间发展中有所作为。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们也把这些概念输送给学生,他们在毕业之后去到全世界其他城市,还会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城市中的人和自然的关系。

新一代的设计师同行们,越来越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很重要,将“共栖”内化为空间规划设计中重要的价值观,可以创新更科学的解决方案,一起创造更美好的城市。

栏目主编:王成浩 文字编辑:王成浩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