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上海一周 > 文章详情
【上海一周】五个新城,何以成为“未来之城”
分享至:
 (61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23-10-28 07:30
摘要:真正的“未来之城”,未必是“炫酷”之城,但一定是“协调”之城。


“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这是写入上海城市总规的城市愿景。

在此之外,还有一个词在这座城市被频频提及:“未来之城”

在之前召开的第35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表示,上海将大力弘扬城市精神,不断彰显城市品格,“努力打造成为人人向往的魅力之城、未来之城”。

上周中,陈吉宁与市长龚正用一天时间调研上海“五个新城”规划建设情况,召开现场推进会研究工作、分析问题、部署推动。

其间明确强调,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新城建设的认识,起而行之、奋发有为,推动新城建设加快上台阶、上水平,“真正成为希望之城、未来之城”。

l_CB20231018210236760080.jpg

上海推进“五个新城”建设已有三年,“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其“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以及“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城市空间新格局。

三年来,新城框架基本形成、重大功能加快导入,一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设施加快建设,一批交通、住房、生态、产业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宜居宜业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增长极作用初步显现。

现场推进会上,新城建设的意义再作深化:这是落实城市总规、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发展布局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有利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有利于促进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均衡发展。

对上海而言,作为特殊战略空间的“五个新城”,一定程度上,也有为城市转型升级提供“试验田”与“样板间”功能,并为未来城市提供想象空间——“希望之城、未来之城”,正是基于这样的意义。

9月中旬,上海市委曾聚焦城市工作开展专题学习,强调把握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不断深化对城市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

其间特别强调,要聚焦破解突出难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规划、建设标准、管理要求,努力走出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新路;要坚持系统观念,提高城市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加快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加强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与新城建设联动、加强城乡融合发展。

考量新城建设,就要放在这样的视野之中——未来之城,意味着可持续且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布局、功能注入,需要有扎实的未来产业支撑,培育新质生产力,体现新发展理念;亦要从环境、服务等方面创造可持续的、具有“未来感”的生活方式、人居体验。

推进会上强调,新城建设要走以存量更新为主的建设新路,加快盘活低效工业用地,积极推进开发模式创新,努力推动园区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为企业后续增长提供优质发展空间。

同时,在重大项目只争朝夕的基础上,对于基础设施布局、重点产业培育等长期努力事项,应保持足够耐心和韧性,“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尊重产业发展规律,把握建设节奏和开发优先时序,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l_CB20231018210315578020.jpg

尤为根本的是,考量新城的功能特质,不是就新城谈新城,不是单纯的“造城”,而必须放到整座城市的总体布局之中。

上海此前就曾提出,要成为“没有城市病”的超大城市。新城能否最大程度避免城市病,充分发挥自身战略意义,与这一落位密切相关。

陈吉宁此番特别强调了几组关系:要准确把握新城与中心城区的关系、新城与原有老城的关系、开发与更新的关系、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其中,新城和中心城区,被视作全市发展的“一盘棋”,需要展现高度的系统性、协调性。

“新城是中心城区功能的互补、延伸和配套,中心城区是新城建设的重要依托,要形成梯次发展、优势互补、相互赋能的格局。”陈吉宁表示,要深化新城与中心城区的结对联动,加强资源对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同时,也要加快提升交通出行通达率和便捷性,推动新城与中心城区快速连接,推动通勤交通和商务交通相协调,加快轨道交通快线建设,提高成网成体系水平。

基于这样的视野,建设新城,就不可能简单复制中心城区的规划、产业、功能、政策和治理方式,更应力避同质化竞争;也不应简单将新城视作承接中心城区功能、人口“溢出”的地方。一个在总体布局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同时高度体现自身特质的规划和发展方向,才是新城所应追求的。

l_CB20231018210355289031.jpg

这种系统性和协调性思路,亦应体现于新城所在区域及其内部。关于新城和老城,陈吉宁就表示,要建好新城、提升老城,坚持一体推进,推动功能协调。

“生产布局、生活环境、生态空间要一体安排,交通设施建设与其他市政设施建设要一体谋划,依靠完善的城市功能发展产、留住人”,他说,“使老城为新城发展添底蕴,新城为老城发展增动力”。

对“五个新城”乃至整座城市的重点区域来说,完善城市功能,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都是一条重大原则。此前,上海市委已多次强调这一思路。今年2月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在研究相关工作时就已指出,新兴城市空间,规划时应统筹考虑产业、商务和生活功能,以提升城市活力、减轻交通等运行压力,杜绝城市病。

这样的理念,需要运用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运行全过程——生产、生活和生态需要统筹,空间布局、产业布局、生活布局亦要协同优化,从而让区域经济形态和城市形态相辅相成。

而一座真正的“未来之城”,未必是一座“炫酷”之城,但一定是一座“协调”之城。

题图来源:董天晔 摄 图片来源:陈正宝 摄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