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第一学历”歧视,不仅是对求职者的不公
分享至:
 (60)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谢飞君 2023-10-25 20:11
摘要:如今的“第一学历”歧视,恰恰遵循的是“将成绩视为单一评判标准”的逻辑。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位即将从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毕业的学生,连续被几家心仪的企业拒之门外,原因是“本科毕业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院校”,而和他一样在就业中因“第一学历”受挫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第一学历歧视并非新现象,每逢就业季就会有毕业生吐槽:虽然取得了知名大学的硕博研究生学历,但由于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学历不是双一流”高校,就业时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甚至还有毕业多年的网友感叹,第一学历歧视成为他们背负一生的污点,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是职业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

近些年,社会上一直有“不能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的呼声,而如今的“第一学历”歧视,恰恰遵循的是“将成绩视为单一评判标准”的逻辑。鉴于决定“第一学历”的关键因素在于高考成绩,迷信“第一学历”意味着“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这样的导向,忽略了个体的特点和成长,看似是对求职者不公,实则还会让劳动力市场走向僵化,并影响教育继续以“培养会考试的人”为目标。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招人的第一要义是招聘到“想干事、能干事、干得久”的人;而对于就业者而言,只有主观上认可了一项工作的适配度,才能保有热情和干劲。前阵子有媒体深度报道过一位中年人的职业反思,她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街道办事处从事窗口业务,工作十多年间,夹杂了大量“干与不干”的精神内耗,最终仍以辞职收场;因为工作关系,笔者近年接触了多位拥有本科甚至研究生文凭的家政从业者,在他们身上,也能充分感受到学历和工作错配后的纠结。在这些人的经历中,高学历看似是入职时的资本,最终却成为持续工作的负担。也因此,每当看到北京大学理工博士当城管、海底捞招聘传菜员要求985本科或211硕士学历这样的新闻时,我不禁要问:如此高配有必要吗?招到的人干得久吗?

当社会各个行业不断提高招聘门槛,带来了事实上的内卷:一方面,基础岗位提出高学历要求,导致很多学生不得不继续深造;另一方面,当越来越多的高学历者求职时面临“低就”处境,又在整体上提高了“先就业再择业”概率。对企业而言,基础岗位招用到高学历者但频繁换人,到底是人才高配还是资源浪费?而如若这样的状况在社会上大面积存在得不到纠正,社会就成了一个“错配”构建起的大机器——很多岗位停下重启,“择一业而过一生”成为可望不可及的奢侈。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24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1187万人,其中985211院校的毕业生占绝大多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若“第一学历”歧视不改,人才“错配”不仅将长期存在,还将愈演愈烈。

如今的“第一学历”歧视现实是,虽然求职者会私下抱怨,但基本投诉无门。要想破除第一学历歧视,一方面需要从政策法规上加大劳动违法惩处力度,发布第一学历歧视典型案例,引导企业消除学历歧视,营造更为公平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求职者改变思路,放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执念,稍稍尝试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掌握一技之长,以免拿着高学历求职无门。

栏目主编:朱珉迕 题图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