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保住最前线,整个城市才可以安心”,瑞金医院瞿洪平教授在市公卫中心入党
分享至:
 (36)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2020-04-02 11:00
摘要:“我相信当我成为一名党员后,我会做得更到位。”

“我相信若干年后,我们回忆起这段经历,会庆幸自己见证了这一切,并参与了这一切。”从医30年,专注重症医学领域25年,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瞿洪平教授,于3月18日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入党了!

自2月11日作为专家入驻市公卫中心,至今瞿洪平没回过家,在A3楼里他率领医护队员,直面抗击新冠肺炎病毒。“以前我也很自律,对自己算要求很高,但这次疫情让我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如此短时间内、波及范围如此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政府是极大的考验,我相信当我成为一名党员后,我会做得更到位。”入党仪式上,这位重症医学专家动情说道。

干了重症医学这一行,仿佛就此与节假日作别

外人看来最难啃的硬骨头,瞿洪平却情有独钟。“重症医学是个新兴学科,它不像许多其他学科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它是一个专门救治危重病人的新型学科。”瞿洪平曾参加过汶川地震等多次重大救灾现场,干了这一行,仿佛与节假日作别,无论春节还是长假,回忆起来几乎都是在医院里渡过的。瞿洪平淡淡说道,其实家里人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我。是兴趣和信念,支撑着他渡过25年没有节假日的岁月。

重症医学的救治,需要结合暴发力与耐力,更需要医生冷静的判断。“当病人情况急转直下时,需要你立刻做出快速果断的判断,一旦方向反了,可能再也没有回头路。”瞿洪平告诉记者,重症医学与其它学科有着很大不同,上来先要“冲刺”控制大局;同时还需要耐力,一些病人需要等待、慢慢“熬”,熬到生命有了转机。

这一切珍贵经验,在此次新冠肺炎治疗中都发挥极大作用。他带领团队,成功救治了几名危重病人,就在最近,两名病人先后脱离人工肺ECMO,整个治疗专家组及团队都非常欣慰。回忆初到市公卫中心那些最“灰色“日子,他感慨,刚来就感受到,这次抗疫与以往的每一次都不同。过去的救灾,没有这么多感染防护问题,这次病毒传染防护是最大考验。在场所有专家心知肚明:一旦发生传染,一整幢楼都要隔离,医护人员的储备,都将受到极大挑战,“我们上海的堡垒,我们是上海的最前线,保住这里,整个城市才可以安心!”

这是从未遇到过的“战斗”,需要打起两百分精神

重症医学经验丰富瞿洪平,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仍要打起两百分精神,只因这是一场“从未遇到过的战斗”。这不是一般的病房,在上海市公卫中心负压舱内,不做任何工作,只要穿一身防护服上去,躯体就会不适和出汗,每个行动、每个判断的视角都会受到影响,诊疗精准度也容易发生偏移。瞿洪平说,“这是非常特殊的‘战场’,诊疗操作与日常完全不一样,每次进舱一般规定连续工作不超过8小时,以此最大化确保医护人员和病人安全和医疗工作的质量。”

不一样的战场,更考验团队协作和单兵作战能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诡异和多变,常常无法预测,医生既要治“怪病”又要严格做好自身防护。医护每次进舱一般需要10-15分钟进行防护装备,并需要分批进入。负压舱内,有些诊疗设备应用受到明显限制。医生连最常应用的听诊器都没法用了,听听肺部、腹部,观察病情……一系列常规操作,在新冠肺炎面前很难施展。特别是在重危患者病情急剧恶化,无法短时间召集援助团队入舱时,需要舱内医护提前预判和快速应对,以挽救患者生命。为此,瞿洪平组建“巡查小分队”, 轮流安排部分医生舱内24小时不间断观察病人,每次交接都要细致规范到位。部分医生舱外协助临床工作,一旦需要随时准备进舱援助。这种里应外合的诊疗模式可以最大限度适应特殊工作环境,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效率。

 70岁的武汉人徐先生3月11日顺利康复出院,历经近一个月救治,老先生从危重症直至出院,他写了满满两页感谢信给瞿洪平教授团队,“你们以勇敢的牺牲精神,极其卓越的医疗技术,把我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这种大恩大德是我怎么感谢都不过分的……”重症监护病房里见惯生死的瞿洪平,依旧会被每名病人的痊愈康复激励着、感动着:生命的挫折,可以磨炼人的意志,生命之光也能点燃希望。 “病人的起死回生,这真的是对我们团队莫大的激励!”

心怀执着信念,“新党员”讲述30年医者价值观

记者了解到,已在市公卫中心入驻近两个月的瞿洪平,团队先后有12名医生、30人次护士参加救治工作。医护定期换班,他是铁打的“带头人”,他对此解释,病人的病情复杂,诊疗方案我比较熟悉,换来换去人,不利诊疗连续性。新冠病毒虽来势汹汹,但在人类历史上,这绝不是头一遭遇到的挑战。瞿洪平总是这样对队员说,“1918-1920年世界也曾遭遇大疫,百年一疫,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可以是改写者。”有着老师的身体力行、谆谆教诲,他的团队协作十分棒,工作效率很高,因为大家都坚信“今日耕耘,明日必将有收获”。

“两个月艰难却充实的日子,其实挺好的”,瞿洪平笑说,“哪一天,我们彻底打赢了这场硬仗,我先要找Tony老师理理发,休整一下仪表,重新回到日常工作状态。”这位刚入党的“资深大专家”,最后向记者讲述了自己30年医者的价值观:“无论曾经病人伤医骂医,还是今后病人崇医敬医,其实都不会影响我从事这份救死扶伤职业的责任与使命。医护人员特殊的社会担当,决定了我心怀这一信念,并实践在工作之中。”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