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在南京喧闹的饭店大堂里唱评弹,是种什么样的感受?
分享至:
 (11)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付楠 2019-12-17 13:10
摘要:评弹在南京的表演是否合乎当地的水土?他们又都是什么样的人?

南京旧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称呼。周末慕名乘兴而来,从游人如织的中山陵走到花木深静的灵谷寺,又辗转漫步在南京城内。只觉这六朝古都虽有南方的秀丽,但更多的是属于王城的厚重,是一座“身在江南而神异于江南”的城市。

不知不觉,乘着夜色就走到了鼓楼区的狮子桥街。狮子桥是南京城知名的美食街,中心地段就坐落着南京美食的代表连锁餐饮品牌——南京大牌档的总店。独特的旧式茶馆装修,往来的古装堂倌,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民俗色彩。店内高朋满座,食客络绎不绝,我在嘈杂的环境中等位,感觉自己好像坐在四九城的茶馆里。突然听见隐隐的三弦琵琶声和吴侬软语传来,循声走去,见店内有高台一座、书案一方、高脚椅两把,案上放着三弦琵琶,台边放着的戏牌上写着“江南小曲”“评弹名家”等字样,顿时江南水乡之气扑面而来。

这天是周六,店里座无虚席,外边还有十几桌正在排队等号,碗碟声、吆喝声、谈话声,一派热闹的世俗夜景。没过多久,艺人登台,是一组男女双档,男着长衫,女着旗袍,这是评弹表演的标准装扮。调音完毕,二人开始正式表演。第一个节目是弹词《白蛇》的经典开篇《赏中秋》,歌词缠绵、婉转浅唱,将许仙与白娘娘之间美好幸福的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个节目是电影《金陵十三钗》的主题曲《秦淮景》,六朝烟粉就通过评弹柔美的曲调缓缓地飘荡在空气中;第三个节目是同样出自《白蛇》的开篇《游湖》,述许仙与白娘娘在西湖初遇的情节,二人相互心仪但又羞涩的情感,就萦绕在这弦索之上;而这一轮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出自《玉蜻蜓》的《庵堂认母》,这段唱词将徐元宰到庵堂见生母时的热切,和三师太见到亲子时矛盾而又痛苦的心情描摹殆尽。两位艺人的举手投足、浅吟低唱,都尽显评弹曲艺的艺术底蕴,只是台下喧闹,他们的弹唱声经常被鼎沸的人声给盖住,虽然也有几位客人主动靠近书台聆听拍照,但绝大部分食客似乎并未产生太大的兴趣。

他们为什么会来到饭店表演?评弹在南京的表演是否合乎当地的水土?他们又都是什么样的人?已经表演多长时间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先是询问了工作人员,得知苏州评弹乃是精巧细选,在每家门店设立一方书台,请艺人驻场表演,迄今已有近二十年了。而今天表演的两位艺人,一位已在店里演出超过十年,另一位也有五六年之久了。这一努力成效颇显,南京的城市气质接近北方,但又潜藏着江南文化的底色,将苏州评弹移入南京,既调和了“帝王州”的庄严肃穆,又尽显“佳丽地”的妩媚清灵,弦索一拨、歌喉一展,倒真让嘈杂的饭店大堂有了几分水乡韵味。因此自有评弹表演以来,这家饭店也有了一批专为了听评弹而来的食客,可见江南曲艺“兰花”的魅力之深远。

进入后台,我才对长年奔波于各处“码头”的艺人生活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狭小的后台只有一张靠墙的桌子和两把椅子,我进去的时候他们正在讨论刚刚的节目。离开了舞台灯光,两位艺人都略显疲惫,但他们还是很乐意在两轮节目的短暂间隙与我进行交流。经过了解,我得知两位艺人都属于体制外的“飞兄”。女艺人是常州人,为常州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因喜爱而开始自学评弹,进入这家饭店驻场表演已有十多年。男艺人是苏州人,其父是一位说《玉蜻蜓》的弹词名家,虽未进入苏州评校学习,但家学渊源,蒋调唱得相当不错。二人向我坦言“跑码头”的生涯十分辛苦,这里表演时间分中午和晚上两个时段,演出时长为两个半小时,每次表演有四轮,每轮表演四个节目。他们主要在狮子桥店和夫子庙平江府店轮转表演,几乎每天都有演出任务,所以二人只能长期离家。不过在表演上艺人有很高的自由度,他们可以自行决定表演节目,饭店不会进行干涉,因此也无所谓节目预告。另外,尽管没有签订任何合同,艺人也多是以个人名义而非团体身份进行表演,但饭店并不会因为他们的表演是否卖座而决定他们的去留。

从二位艺人的表述和状态可以看出,当下的演出市场与过去的“码头”相似,但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是表演的内容不同。传统时期的艺人“滚码头”,均以说唱长篇为主,如弹词名家蒋月泉初进上海就因唱腔优越而蜚声词坛,但同时也被人认为只要“抵住他三天唱,就可以漂掉他”,因此蒋月泉主动到码头上去表演,苦练说表技巧。但如今的评弹市场,像饭店、酒吧这样的“码头”虽然可以跳出苏州和上海这两个中心市场生存,几乎都只表演开篇选曲,而书场这一类的码头在离开中心市场后就很难长期存活。这其实反映了评弹曲艺日渐丧失其艺术本体,陷入“以唱代说”的困境的问题。二是艺人与场方的关系在变化。传统时期,艺人的技艺是衡量他们进何种等级的书场的唯一指标,因此艺人也决定了一家书场的等级。但如今的饭店、酒吧“码头”虽然薪酬优厚,却是将评弹表演置于附庸的位置上,对艺人的技艺要求大大降低,其实并不利于艺人打磨技艺,甚至有害于评弹曲艺本体的保存。这也是很多业内人士十分忧心的问题。

我走出饭店大门,渐渐汇入热闹的南京街头,弦索之声和吴侬软语很快就消散在身后。它存在多年,表明了这一曲艺还有着活泼的生命力。今后也希望它能作为江南文化的名片一直在此生存下去,在跳出传统演出市场后,凭借着独特魅力赢得更多认同。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