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笨了吗?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以前觉得简单的事,现在做起来笨手笨脚;工作时开会时总是注意力不能集中;回到家想学习一下充充电,拿起书却很难看得进去;脑子懵懵的,反应比以前慢了。
遇到这件事的人们开始怀疑,我变笨了吗?上网一搜,原来好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这种感觉还有个名字,叫做“脑雾”。
“脑雾”是什么?
其实“脑雾”(brain fog)不是一个科学专业名词,这个名字由来已久,最早是由德国医生格奥尔格·格雷纳(Georg Greiner)于19世纪初首次提出,用来形容一种带有谵妄表现的认知缺陷。
20世纪90年代,它再次流行起来,用来描述患有慢性疲劳综合症和一些自身免疫疾病的状态。如今,有几十种疾病与“脑雾”有关,比如更年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焦虑和抑郁等。
“脑雾”这个词语可以说非常形象,它形容了一种大脑云山雾罩的感觉,这种感觉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反应变慢、精神疲倦等。就像你在过去的生活中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比如某天晚上没有睡好,早晨却要早起去上班时候的感觉。
不过,好消息是,科学家研究发现,“脑雾”并不是如痴呆一样会出现不可逆的大脑结构损害,急性病因导致的“脑雾”大多数在3个月左右可以好转。
如何更好更快地恢复?
一旦出现这个症状,要想尽快恢复,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大脑好好休息,做让大脑喜欢的事。
1. 好好睡觉
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使我们巩固记忆,进行自我修复。因此,睡眠前放下手机,泡个脚,都是很好的助眠方法。
2. 健康饮食
在饮食方面,我们要多吃大脑喜爱的食物,比如地中海饮食结构,保证充足的新鲜水果蔬菜,适当的肉蛋奶,减少甜食、过度加工类食品的摄入。
3. 适当锻炼
规律的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的能力,有助于大脑的健康。不过“脑雾”严重时,并不建议大家做剧烈的运动,推荐做瑜伽、拉伸、太极等比较缓和的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灵活调节。
4. 减轻工作强度
“脑雾”严重时,建议工作中“每次只做一件事”,这样可以减少大脑的消耗,也可以更少地出错。
如果你和你的家人也出现了“脑雾”,不要着急,保持轻松的心态,做些让大脑喜欢的事,大脑也会更好地从“云雾”中清明起来。
又是一年之初,希望我们新的一年都能健康常伴、从容自在!
本文作者:贺旻/丁晶
脑疾病智能诊疗门诊
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周二、四上午
地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东院区15号楼1楼29号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