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战场上
总有一群人
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正是那些纯粹的坚守和热忱的付出
守护着我们心中的希望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金山铿锵“五人组” 的故事...
“小宋,一会儿你们做好对接准备,辛苦了。”凌晨一点,手机铃声响起的瞬间,宋丹萍就已神思清醒。电话挂断,他便立刻通知了其余驻守在集中健康观察场所的志愿者。所有人都收起困意,立即投入“战前”准备。
为了给不满足居家健康监测条件的人员提供更好的保障服务,4月7日起,张堰镇组建了一个专班,来自镇文体中心的宋丹萍、镇农服中心的杨斌、特保人员王雄、李正空和保洁人员沈文芳组成了一个五人小组,前往集中健康观察场所开展志愿服务。在这之前,宋丹萍和杨斌已连续多日坚守在社区防控一线,但接到通知后,两人依然与其他志愿者一起立刻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通过隔离人员的健康监测流程、环境消杀、防护服穿脱、防疫物品的正确使用等培训后,五人小组便把“随时待命”四字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在工作中。
早上七点,保洁人员沈文芳就开始了一天的消杀和垃圾清运工作。他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面罩、口罩和手套,背起沉重的背负式喷雾器,穿梭在各个角落。完成消杀任务后,他还要清理隔离人员的生活和医疗废弃垃圾。此外,涉及到人员转运时,他还要第一时间对全楼层进行再一次消杀。与此同时,特保人员王雄、李正空也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和值守。为了守好隔离人员的“房门”,两人不仅时常盯着监控,还加强了巡查力度。
早上七点半,宋丹萍、杨斌两人开始分发早餐。由于场所内有1、2、3人间三种房型,两人需对照名单将盒饭放到每个房间的门口,再逐一敲门,提醒隔离人员取餐。早餐分发结束后,宋丹萍就在微信群里提醒隔离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上报,再将其汇总。“我一般就不吃早饭了,汇总完体温,医护人员差不多就要来了,时间离得近,穿脱防护服既花时间,也浪费防护服。”
早上九点,负责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上门,由于房型复杂、人员不定,宋丹萍需全程带路。“密接、次密接各有操作手势。”据宋丹萍介绍,根据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所给资料,他做了一张表格,安排不同情况的人员核酸采样、抗原检测。前一天,他还要对照表格,对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午十一点,分发完午饭后,宋丹萍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餐和短暂的“休息时间”。在“休息时间”里,宋丹萍会再次统计体温测量的数据,并与其他几人一起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答疑解惑。“能理解他们的感受,封闭的环境、长期的独处、可能感染的压力,都会给他们带来紧张和焦虑。”
下午四点半,分发完晚饭后,宋丹萍就开始汇总、统计各类工作台账,并对所有工作环节进行复盘,做到有问题及时整改。“有时候半夜还会有转运人员,而且每次的人员转运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必须时刻做好准备。”宋丹萍表示,“很多时候,凌晨三四点才能睡,虽然很辛苦,但看到有人在群里发‘谢谢弟弟们’‘志愿者们辛苦了’,就会让我们充满干劲。”
据统计,截至5月6日,五人小组已经累计接收服务了211位隔离人员,其中66人解除集中健康观察。“让所有人员的隔离生活能够健康有序,最终能够安全解离,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宋丹萍说到。
记者 | 戚静伟 唐屹超
通讯员 | 蔡婷婷 高凌
编辑 | 干钰琼
责编 | 刘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