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三农 > 文章详情

蟹江湖百晓生|大闸蟹居然是洄游生物?

转自:上海三农 2025-11-26 18:04:50

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是我国分布广泛的经济蟹类,长江口是其主要的产卵地,沿江的五大湖泊是大闸蟹育肥的场所。

大闸蟹有着特殊的生活史,不同的发育阶段在淡水和咸水中交替进行,可以称之为跨越咸淡两界的“旅行家”。在其生活史中经历了两次长途旅行(洄游),是典型的洄游生物。生物学上分别叫作溯河洄游和降河洄游。其生活史分为5个阶段:卵—溞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扣蟹)—成蟹。每年秋冬,成熟的大闸蟹会洄游到长江入海口等咸淡水交汇处产卵。蟹卵在海水中孵化成蚤状幼体,经过多次蜕皮变态,长成“大眼幼体”(蟹苗)。它们会集体溯河而上,进入江河湖泊定居长大。待到性成熟,体内的“迁徙激素”又会驱使它们返回海洋繁殖,完成生命循环。

  1. 幼年的“逆流而上”,在每年的4—5月,孵化于咸淡水交汇处的河蟹蟹苗(俗称“大眼幼体”),会逆水从河口的咸淡水区域一路游进淡水湖泊、河流,并在淡水中完成其生长阶段。

  2. 成年的“顺流而下”,在经过约2年(2秋龄)的淡水生长后,河蟹会达到性成熟阶段,在每年的10—11月期间,成熟后的河蟹会“顺流而下”从淡水迁移到海水,俗语说“秋风起,蟹脚痒”,就是指的这个阶段。在海水里面,成蟹会完成交配、产卵,而繁殖后的亲蟹大多死亡。

文字:刘晴晓

图片:王金秀 杜洋域 袁梓涵

视频:王金秀 袁梓涵

海报:宋雨迪

编辑: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