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明超”来了!家长、老师踢球赛,学生当“后援”,明年还将升级!

转自:今日闵行 2025-11-26 17:47:37

赛日,明强小学东校区球场边,四年级学生徐亦凡紧盯父亲的身影当父亲用头球破门,拿下关键一分时,他与同学们跳起来欢呼我为他骄傲以后也要像他一样在学习和锻炼中奋力一搏。

一场持续54天、涵盖20支队伍、吸引400余名参赛者的八人制足球赛,近日在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落下帷幕。这场名为明超的足球邀请赛,以其独特的家长教师踢球,学生观战模式,在家、校、社之间完成了一次完美组队

参赛热度堪比抢苏超门票

参赛名额秒光,热度不输热门联赛。明强小学工会主席体育教师徐佩军介绍,赛事初衷是践行七宝镇家校社童心圆发展理念依托明强小学全国足球特色校的底蕴以足球为纽带,串联学校、家庭与社会各方力量,以球会友既提升师生体质,也带动全民运动热情。

没想到,报名通道一经开启,家长响应热烈超出预期,有家长形容堪比苏超门票难抢四年级学生家长李明第一时间报名并主动担任领队,“我从小爱踢球,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希望和其他家长、老师一起,给孩子们好好展现团队精神和运动热情

很快,涵盖家长、校友、学校及企业代表的400余名参赛运动员、20支队伍迅速组建而成在持续一个半月的54场比赛中全力以赴:父亲们成为孩子心中的英雄教师成了“并肩作战的战友”,校、家、企在赛场上“拧成了一股绳”,尽显教育合力。

“足球传递的精神力量,赛场上的永不言弃、团队协作、尊重规则,成为无声的育人课堂。徐佩军说。

赛场上,父亲重塑榜样力量

看到爸爸在决赛场上一次次拼抢倒地,我既心疼又自豪,更为他身上的拼搏劲头感到骄傲。”徐亦凡的话,说出了许多孩子的心声。

对于不少父亲而言,这场赛事是一次难得的“角色回归”。“之前多数时间忙于工作,跟学校的互动相对较少,大多是妈妈在接触。”李明说,比赛让他与孩子、学校及其他家长的沟通多了不少,“每场比赛孩子都为我加油鼓劲,还会跟我聊队里的事、同学的爸爸,父子间话题越来越多。

夺冠后,他特意告诉儿子:“这个奖杯属于每一个队员,包括那些没上场的替补爸爸,个人的闪光离不开团队的支撑。”这份言传身教也迅速见效:孩子不仅主动参与体育运动,更学会了坚持吃苦、直面困难,在团队活动中也更懂得协作的意义。

明强小学西校区足球教练曹旭观察到,当父亲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时,看台上的孩子们眼中闪烁着特别的光芒。“父亲往往是孩子的第一个偶像,赛场之上的坚守与奋进,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不论父亲们有没有站上领奖台,都重新站上了孩子心中的 “英雄台”,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去除角色标签,沟通直接而纯粹

赛场上没有老师’‘家长的身份之分,只有前锋’‘后卫的战术分工。” 参赛教师何子毅坦言,以往与家长的沟通多集中于学业,形式正式、语气克制;而赛事期间,大家临时组建的球赛群聊战术、拉家常,甚至调侃彼此的球技,沟通变得轻松又坦诚。

“有了赛场上的情感基础,家长对老师的教学安排会更理解、更配合。而这种平等、友好的家校关系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让他们在课堂上更敢于表达、更乐于合作

更让何子毅动容的,是一场与学生的双向奔赴。一次关键防守中,场边突然响起清脆的呐喊:“何老师加油!守住左边!”转头望去,竟是自己平时训练的女足队员这份鼓励让他瞬间充满力量,成功截下一球。当我抱着奖杯走向她们时,她们比我还兴奋” 

看到老师们在球场上每球必争、奋不顾身的样子,相信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参赛教师、校队总教练陈帆笑着说,“现在学生队员见了我,会主动讨论训练、提战术建议,家校也从单向沟通变成一起拼过的队友称呼更亲切,沟通时也更愿意敞开心扉。

以球为媒,打造闵行体育文化品牌

赛事的激情与协作,也反哺到教师的教学设计中。

参赛教师、U7足球队主教练郭雄提出将强化赛事平台,鼓励足球队球员努力训练提高足球技能,冲击校级、区级足球赛事;参赛教师、U9女足主教练杨晧楌则将“绿茵精神”延伸至课堂,引导学生正视输赢、突破自我:“足球教会孩子的不仅是技巧,更蕴含成长的力量,我希望把这份力量延伸到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与此同时,“家校协力”的足球氛围也深深感染了来自企业的参赛者。“场上大家是对手,场下都是朋友。”上海太敬集团董事长姜声华表示,“企业出份力、学校搭个台、家长们参与进来,大家不是‘各干各的’,而是真的拧成一股劲,期待明超成为闵行区响亮的体育文化品牌

一场足球赛,让教育在奔跑、传球与呐喊之间,实现了一场温暖的协同。

‘明超’赛事将在世界杯年迎来升级,通过更完善的机制,汇聚更多足球爱好者与社会力量,让足球不止于竞技,更成为传递快乐、凝聚人心、促进交流的桥梁,真正让体育文化在校园扎根,向社会延伸。”明强小学校长姚凤谈道。

记者:宿铭珊
初审:林心怡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