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同济大学“出差三人组”,向着8万海里起航

转自:上海杨浦 2025-11-06 14:01:38

近日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

从上海出征奔赴南极

向着8万海里,起航!

其中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乔刚教授

和博士研究生赵亚洲同学

以及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郝洛西教授

将参加本次南极科考

此前

乔刚教授和郝洛西教授

曾多次参加极地科学考察工作

雪龙探极,向海图强

同济师生深耕极地一线

为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

注入同济智慧

同济师生将在第42次南极考察中,

开展哪些工作?

极地工作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南极考察中,乔刚教授和赵亚洲同学计划重点开展冰盖典型区域的高精度地形与表面过程观测任务。团队将利用无人机低空测绘技术获取重点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与三维模型,以开展施工放样与精密测绘工作;并系统性实现自动化影像采集,致力提升极地环境下的数据获取效率。同时,在裸露基岩区域布设高精度控制点,结合GNSS基站观测获取其三维坐标,为多源遥感数据的高精度配准提供重要支撑。

“这是我的第三次南极科考之行,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乔刚表示,南极是科学研究的“殿堂”,我们还计划采集冰雪热红外数据,绘制温度分布与变化特征图,保障温度链监测设备的稳定运行,并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重建高精度地形模型,为分析冰盖表面微地形变化及其热力学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能踏上南极参加科学考察,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出发前,我们团队已经完成了科研设备与物资的集结、检校与装载,对考察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冰雪环境适应等问题进行了细致安排。”第一次参加南极科考的赵亚洲激动地说。

围绕国家需求和全球科技前沿,郝洛西教授将于11月中旬从澳大利亚随船前往南极中山站和秦岭站执行考察任务。值得一提的是,郝洛西主持设计的南极健康人因疗愈舱项目,于2022年底在中山站投入使用,为长期驻守南极的科考队员们提供更为完善的健康保障。

同济大学长期承担我国极地科学研究重大任务,多次派出师生参与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并与国内外极地研究机构保持紧密合作,持续为我国极地事业贡献同济力量。

资料 | 同济大学

编辑 | 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