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今年,嘉定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求,围绕“老小旧远”“衣食住行”等方面推进3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嘉定区融媒体中心现推出“我嘉办实事 真情润民心”系列报道,带你一起来看↓
11月1-9日是上海市儿童友好周。儿童友好离不开家校社的联动协同,作为2025年嘉定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嘉定区妇联充分发挥“联”的优势,在全区范围内打造了12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家+书屋”家庭教育新空间。
秋风起,稻香浓,11月1日,华亭的“家+书屋”迎来了一群“小小农夫”。在现场老师的组织下,他们和爸爸妈妈共读绘本《大米的由来》,解锁水稻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部知识,了解种植之不易。“在这里,孩子学到了知识,更难得的是我们拥有了高质量的陪伴,”家长张女士感慨,“‘家+书屋’延伸了我们‘家’的功能。”

作为嘉定的后花园,华亭以田园风光著称,华亭的书屋活动也围绕着自身特色不断展开。此前,亲子家庭还来到一尺花园,实地体验农作物收获。华亭镇妇联负责人孙依介绍,浏岛野生动物栖息地、愚农庄园、消防救援站也是书屋的延伸课堂,“我们希望以书本为引,增加孩子和家长对于华亭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为我们构建和美乡村注入更多活力。”
同一个周末,11月2日,在混知书店内的黑匣子剧场,《半小时爱上嘉定》的分享正在进行中。随着嘉定孔庙、上赛场等标志性建筑一一亮相,嘉定800年历史脉络生动呈现,知识点在亲子的欢声笑语间被“一网打尽”。

混知书店是嘉定远香文化环的知名“网红”书店,店内陈列内容丰富,有料的漫画科普串联起历史纵横和五湖四海。如今作为“家+书屋”的重要一员,混知书店每周为家庭带来新颖的知识体验。

目前,全区12个“家+书屋”正依托各街镇资源禀赋,广泛整合网红书店、我嘉书房、邻里中心等平台与社会力量,形成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家庭教育新矩阵,真正实现“一屋一品”的生动格局。
虽以“书屋”为名,“家+书屋”的内涵不止于阅读,更在于构建了一个超越阅读的成长生态,以“亲子成长营”“父母加油站”“社群幸福圈”三大功能为核心,重新定义了家庭教育的空间。
嘉定工业区“家+书屋”坐落于海裕广场的“我嘉书房”,开展的活动却更多集中于日常生活,从每个时令的约定,到贴近生活的科学常识,无所不包。
不久前,嘉定农商行的专业讲师们来到“家+书屋”,从日常消费行为出发,一点点与现场的孩子们梳理非必要的浪费行为对地球的破坏,告诉孩子们无休止地“买买买”不仅关乎家庭的“小账本”,更会影响地球的“大环境”。

随着“家+书屋”一场场活动举办,嘉定工业区“初芽志愿者团队”也在不断壮大。这是一个由家长与孩子共同组成的“家+书屋”社群,在一次次的共读、共学与共同实践中,亲子家庭被丰富多彩的活动所吸引,逐渐成为推动社区治理的积极力量。目前,整个社群已吸引超过300户家庭加入,并持续带动更多家庭主动走进书屋、融入书屋。
“家庭教育的主题内容很广泛,我们也会听取志愿者们的实际想法和需求,集结社会资源力量,组织更加针对性的活动,以更多样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知识、并且热爱生活。”嘉定工业区“家+书屋”主理人张波表示。
嘉定镇街道也是如此。在西大街即将迎来“新生”之际,嘉定镇街道妇联打造“跟着主播去阅读”系列。目前,该系列视频已经发布六期,通过主播、孩子与《印象西大街》作者王威尔的对话,西大街“老底子”的故事娓娓道来,带着观众深入了解嘉定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疁城女性的奋斗故事,也实现了“家+书屋”线下活动形式的延伸。

截至10月底,12家“家+书屋”家庭教育新空间已开展活动386余场,覆盖11184人次,提前且超额完成计划。记者从嘉定区妇联了解到,未来,“家+书屋”家庭教育新空间将继续组织丰富活动,在活动内容与形式上大胆创新,吸引更多家庭踊跃参与,让书屋成为家庭成长的活力磁场。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