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日常浸润到长效深耕,近年来,南胜村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称号。这些荣誉,就像田埂边一茬茬自然抽穗的饱满的稻子,每一粒都藏着南胜人年复一年的用心。
步入南胜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和美宜居的画卷:柏油村路蜿蜒如带,整洁平坦,竹篱围合的“小三园”错落成趣,点缀其间。河道清澈、白鹭翩跹,古朴石桥静立岸边,处处洋溢着宁静与和谐。
南胜村始终以“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为目标,全面推进“和美宅基”建设。拆违治乱、河道治理,将闲置地改造为“口袋公园”“转角花园”,老晒谷场变身休闲广场。如今,南胜村不仅环境优美,更处处彰显文明乡风:邻里问候暖人心,垃圾分类成习惯,广场上老少同乐、其乐融融。


南胜村的“文明密码”,藏在乡风文明与移风易俗的点滴实践中。组建“文明乡风理事会”,以村民议事定公约,成为撬动陈规旧俗的有力杠杆。理事会推动红白事简办、丧事流程简化,引导村民自觉摒弃铺张浪费,推动形成文明新风尚。
孝善文化的传承更添文明温度。百岁老人生日时,组织简约温馨的生日会,不铺张却充满真情,将“孝老爱亲”深植人心。“我们的节日”活动也成为移风易俗的宣传载体,元宵“文明灯谜会”将孝亲等文明理念融入谜题;重阳“孝亲故事会”、“好家风·‘柘’里汇”家风主题巡展则让优良家风如春风化雨,传遍乡邻。


“莲创智谷”作为南胜村的产业引擎,2023年入选上海市“家门口的好去处”,推动村庄从传统农业村迈向农文旅融合的文明实践高地。
夏日荷塘景色宜人,游客络绎不绝,农耕体验与科普教育深受亲子家庭喜爱。在莲花皂工坊里,孩子们亲手制作蕴含莲花清香的手工皂,体验自然与匠心的融合;老人绘制扇面,传递岁月沉淀的技艺与情感。围炉煮茶茶香袅袅,游客畅谈乡村美好,让农文旅的融合在这一方小天地里愈发温暖动人。


南胜村的产业智慧,不止于“莲创智谷”。秉持“生态优先”,南胜村积极探索“莲蟹共生”生态模式,实现“一亩田、双份金”,推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到了秋季,南胜莲花塘就成了“丰收场”,莲塘蟹肥,村民共享丰收喜悦。为让“莲蟹经济”走得更远,南胜村还延伸产业链,开发莲子羹、荷叶茶等产品,并将“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元素巧妙融入文创设计,使生态产品成为传递精神文明的流动载体,实现生态效益与文明风尚的双向赋能。


面对治理难题,南胜村以网格化治理为抓手,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治理新格局。村党总支牵头定向,为治理“搭框架”,定期组织 “文明乡风宣讲会”,邀请道德模范、新乡贤分享故事,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村级物业公司在服务过程中,宣传“文明公约”,共同维护文明环境。宅基主理人带动村民参与环境维护、矛盾调解和活动组织,有效激发自治活力。通过“最美宅基”评选等激励机制,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自觉维护家园环境,文明乡风在良性循环中日益浓厚。


从“和美宅基”勾勒的生态画卷,到“莲创智谷”与“莲蟹共生”激荡的产业新声;从文明乡风中涵养的移风易俗,到网格化治理中彰显的智治慧心——南胜村的每一步前行,都在生动书写“生态美、产业兴、乡风淳、治理优”的文明篇章。这座“全国文明村”,不仅是可赏、可游、可感的乡村新地标,更是柘林镇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鲜活样本与生动诠释。
特约通讯员:王晓敏(柘林镇)
编辑:夏阳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喜报!奉贤融媒参与项目斩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区领导调研商业楼宇去化和特色楼宇推进情况
巅峰对决,声动未来!2025上海湾音乐会暨大学生好声音PK赛圆满落幕!
浓烟中逆行,民警背负瘫痪老人穿越火场护平安
奉贤区“沪惠保”补贴申领答疑!“贤小融”带你一次性解决高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