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崇明 > 文章详情

聚力产才融合,驱动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产才融合发展大会举行

转自:上海崇明 2025-11-05 20:36:43

潮涌江海,智汇深蓝。今天(11月5日)上午,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产才融合发展大会在长兴海洋科技港(二期)举行。来自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协同创新领域的专家院士、行业领军人才、创业先锋聚焦船海产业发展趋势,现场分享科研、创新、创业等实践经验,点亮前沿智慧,启迪产业创新,为“海洋强国”战略发展贡献长兴力量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工作局局长潘晓岗,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程鹏,崇明区委书记李峻,区委常委,市长兴岛管委会党组副书记、执行副主任吴召忠,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晓栋,副区长徐慧泉,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副院长黄文焘等出席。

程鹏在致辞中指出,发展海洋船舶产业是推动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引擎,长兴岛作为国家战略重要承载区,人才集聚与产业振兴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新路‌。市经信系统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把人才、产业深度融合作为推动上海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聚焦政策、人才、资源、技术、平台等优势,当好产才融合的服务员和智能制造的推进器,与崇明区共同书写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新篇章。

李峻在致辞中指出,崇明区把发展船海产业作为优先战略选择,把产才融合作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当前,崇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长兴岛船海产业的能级跃升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面对“十五五”时期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全力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与生活环境,让崇明成为创业兴业的热土、宜居宜业的家园。坚持全域统筹、协同推进,把长兴产才融合实践经验向全区延伸拓展,持续推动人才政策迭代升级,深化落实“惠才包”制度,完善人才之家等阵地建设,不断拓展“瀛洲英才卡”功能,让人才在崇明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把长兴岛打造成为产才融合发展的典范。

在“大咖说”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兴海洋实验室智能绿色船海装备与安全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严新平,美国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海事事务部经理夏洪䘵,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技术中心党委书记习猛,上海颜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绿等专家与企业家,围绕智能绿色船舶、海工装备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作主题分享。

目前,长兴岛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造船基地之一,集聚了一批全球顶尖的龙头企业和高层次人才,许多国际领先的海工产品诞生于此。今年前三季度长兴岛船海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加速向千亿级船海装备产业集群进发,成为崇明探索产才融合新路径的生动缩影。

崇明区始终将人才作为推动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建设的第一资源,着力构建包含人才引育、创业孵化、服务保障等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推出产才融合发展惠企政策,发布《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建设人才专项支持实施办法》,为船海产业人才量身定制“政策包”,对引进的顶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给予租购房补贴、创新创业扶持等政策,向全球船海产业人才传递出强烈信号。

大会还举行了“深蓝泊湾”人才之家揭牌、海洋家人才服务中心启用、“惠才包”发布暨“崇明菁才卡”发卡仪式,标志着长兴岛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此外,大会还启动了长兴区域化党建共同体产才融合发展提升年4大行动25项活动,以党建为纽带凝聚区域机关、企业、机构合力,推动产才融合发展水平纵深发展、人才服务保障能级持续跃升。

下午,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产才融合开放日活动同步举行,涵盖人才引进与产业扶持政策宣讲、产业园区参观及合作洽谈等环节,吸引众多企业与人才代表参与。现场交流热烈,达成多项初步合作意向。

市长兴岛管委会及相关央企、驻岛重点单位、科研机构、企业代表、高层次人才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海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才高地建设。

记者:张永昌;摄影:张志豪
编辑:顾佳丽

责编:朱竞华、顾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