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 文章详情

数字化深度赋能,“多格合一”助推基层治理跃上新赛道

转自: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2025-11-05 20:33:4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多格合一”不断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路的意见》,破解基层治理痛点难点,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与斜土路街道城运中心通过“党建引领、数据整合、科技赋能”,联合研发斜土路街道“多格合一”基层治理平台,推动基层治理模式从“分散管理”向“协同高效治理”转型。

一、聚焦基层需求,整合内外资源,夯实平台治理根基

平台充分整合研究院内“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12345热线系统、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停车平台、共享单位平台”等核心系统与数据资源,精准对接“多格合一”治理模式下的基层新需求。从组织架构、保障力量、运行监测、社区治理、社会服务五大维度搭建数字化应用体系,重点攻克基层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以“问题导向、实战管用”为核心,通过系统赋能、数据赋能、分析研究赋能,构建“发现、立案、派遣、处置、核查和结案”的全闭环治理机制。

二、锚定痛点难点,精准研判施策,提升治理效能

平台上线后,以“网格逾期案件”为突破口,精准定位基层治理中“职责不清、接单搁置、核查不过”三类关键问题,推动治理从“解决单个问题”向“形成长效机制”升级。截至目前,三类问题案件量大幅下降,其中“职责不清”案件数量已稳定控制在个位数,有效破解了“三跨案件”和“久拖未决案件”治理难题。同时,围绕居民最关心的民生领域,打造多项特色治理模块:

(一)挖掘潜力,加强协调,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

依托交通调查数据与停车平台实时数据,深度挖掘小区周边停车资源潜力。通过街道牵头,联合商务楼宇物业、小区居委会召开多方协调会,共同制定停车资源共享方案,已成功打造4个商业停车场共享案例,为老旧小区居民提供夜间临时停车位,有效缓解“一位难求”的民生痛点。

(二)总结规律,自动预警,实现“动态精准管控”

通过接入共享单车企业的数据,平台可自动分析车辆停放规律,动态监测各区域车辆存量,并为每个综合网格设定“停放警戒线”。当某区域车辆数量超过警戒线时,系统将自动触发派单机制,向属地管理部门推送处置指令,大幅提升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的响应与处置效率。平台通过24小时动态监测与自动派单,确保单车停放“不扎堆、不占道”,保障道路通行秩序。

(三)精准识别,动态监测,群租问题从“被动整治”到“主动防控”

整合12345热线群租工单、民情快报系统数据,平台可精准识别群租集中区域与高发原因,形成“易发群租小区TOP5”清单,为专项整治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对已整治小区设置“返潮监测点”,通过数据动态跟踪,防止群租问题反弹。

(四)跨前一步,主动服务“小微企业”,助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针对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如商铺装修),平台打通“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与“小型工程备案系统”数据壁垒。网格监督员在街面巡查时,可通过手机终端实时查询装修项目备案状态:未备案的,当场提供“跨前指导”,告知备案流程与所需材料;已备案的,同步提示装修垃圾处置规范,既避免“未批先建”问题,又为商铺经营提供便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五)创新实践,AI巡查与智能算法相结合,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研究院与斜土路街道联合试点“电动自行车AI巡查技术”,为网格监督员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加装“智能巡查套装”——搭载高清摄像头与城市部件、事件巡查扫描算法库,可自动识别14类网格化案件(如擅自占用道路堆物、井盖缺损、暴露垃圾、跨门营业等)。监督员骑行过程中,AI系统可实时捕捉问题、自动上传至网格化管理系统,实现“发现即上报、上报即流转”的闭环处置,大幅减轻了人工巡查压力,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科技感”与“精准度”。

未来,平台将继续聚焦居民需求,优化治理模块,完善长效机制,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切实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幸福感与安全感。

– END 

供稿:市建设交通研究院

编辑:何清扬

责任编辑:施伟华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新闻宣传中心

往期精选

上半年这些市重大工程开竣工!看看有没有你关心的项目→

【提示】燃气居民业务在线办理,足不出户防暑防晒!

【两旧一村】走进闵行最大旧改小区,回搬居民感叹:“处处是惊喜!”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微博、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