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学术交流会召开,聚焦青少年科创教育文化建设与传播

转自:第一教育 2025-11-05 20:28:41

11月1日,202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青少年科创教育体系建构与探索性实践及其长效机制建设研究”学术交流会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举行。

本次研讨会围绕“青少年科创文化建设与传播研究”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旨在界定青少年科创文化的核心内涵与价值取向,明确文化传播内容与策略,构建清晰文化传播体系。

由上海大学牵头承担、副校长王从春作为主持人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青少年科创教育体系建构与探索性实践及其长效机制建设研究”正稳步推进,项目旨在系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科创教育体系,为国家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交流会上,子课题“青少年科创文化建设与传播研究”负责人、上海市科创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关韶峰提到,“青少年科创文化建设是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与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未来,针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将聚焦科学家精神引领、多模态传播、评估体系构建及多元主体协同等四大核心维度。”

课题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哲学系教授、科技史专家王大明从历史角度梳理了科学家精神的发展脉络与逻辑联系,论证了其对塑造青少年学习机制与价值导向的深远影响,为科创文化建设建立了夯实的理论根基。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王虎则表示:“当前青少年科创文化传播主要面临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校内传播形式单一、效能有限;二是部分自媒体内容呈现功利化、碎片化倾向。”此外,他还介绍了已发布的国内高校首个青少年科创教育智能体“AI爱沪助”,该平台在服务青少年的同时,将收集研究数据,未来,计划在上海中小学推广落地,探索智能化服务新模式。

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姚捷结合工作中获取的实践经验谈道:“当前家庭、学校、社会等在青少年科创文化建设中存在职能交叉与协同不畅的现实问题,未来需要着力厘清各方权责、强化联动互补,从而为高效协同机制的构建提供实践参考。”

在专家研讨环节,上海市科创教育研究院特聘教授张丹华、上海体育大学教授杨琼、上海大学高教所教授吕明霞等专家围绕“文化传播与建设”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交流,贡献了多元视角与宝贵建议。

最后,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上海市科创教育研究院院长王从春教授对课题的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后续的研究提出要求:“要界定‘科创传播’与‘科创文化传播‘的概念差异,明确‘科创教育’与‘科创文化’的实践边界。依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认知特点与发展需求,进行分层化内容设计与渠道选择,以期提升传播的效能与精准度。”


文字:王佳依

照片由上海大学提供

编辑:王佳依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