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松江区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师生倍感振奋。聚焦“十五五”发展蓝图,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人如何积极作为?松江师生这样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国家发展指明方向,作为华二松江的一员,我深感与有荣焉。全会强调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与华二松江聚焦科创教育的理念高度契合。
在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1235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支持系统”,围绕数学、物理工程等八大领域,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科创辅导,鼓励学生参与暑期科技夏令营等活动,提升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生活里,我们引导学生将科创思维融入日常,关注生活中的问题,尝试用科学方法解决。在学习方面,倡导学术性与艺术性并重的课堂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深入探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思考的能力。
未来,华二松江将继续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探索育人方式变革,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而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部分,重点部署了与老年教育群体相关的多项工作。作为承接老年教育的实践单位,松江区社区学院党总支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终身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社会参与能力为目标,积极推进《松江区老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地。力争三年内增设9000个老年教育学额;培育15个老年教育松江特色课程,努力构建覆盖广泛、主体多元、资源共享、灵活多样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松江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与现代化新城建设样板区相适配的老年教育,更好展现教育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为重要战略部署,明确提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的发展目标,这为高中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语文作为传承文化基因的关键学科,其育人价值与全会精神高度契合。一方面语文课堂要坚持以经典文本为媒介,挖掘文化内涵,筑牢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也需立足时代语境,强化现实关怀,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的关联,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创新思维。我们要更加明确语文课堂需承担价值塑造功能,超越单一知识传授,成为连接文化根脉与时代需求的桥梁,实现国家战略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复兴的宏伟蓝图,展现了党中央的战略远见与历史担当。通过系统深入学习,我倍感振奋,从中汲取了投身教育事业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深刻认识到,美育是塑造新时代青年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我注重以经典乐曲传递时代强音,以主旋律作品激发爱国情怀,以民族音乐增强文化认同,于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展望未来,我将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教学能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音乐课堂,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教育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绘就壮阔蓝图,也为教育这片沃土注入新的生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感肩上责任之重——我们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站在未来的起点上播种。全会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让我更加坚定:教室里的每一节课,都是通往民族复兴的“微工程”。孩子们眼中的光,是创新的火种;他们笔下的字句,是素养的萌芽。下一步,我将以全会精神为灯,在语文学习间融入家国情怀,在作业与评价中看见每一个独特的生命。我愿做一朵奔涌的小浪花,以爱润心、以智启人,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五育融合”的新路径,用童心童语传递时代强音,让“立德树人”的根,深扎在童年最柔软的土壤里。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十五五”蓝图,是青年成长的坐标系。全会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我们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爱国之心。作为高中生,我将重视实践,走进博物馆触摸历史脉络,在《诗经》中感受先民智慧,在《史记》兴衰叙事里领悟家国情怀;也会尝试用新媒体讲好中华文化故事,用文创设计让非遗焕发新生,让千年文脉在青春的诠释中流淌新时代光彩。此外,我们还应培养创新思维、法治意识、国际视野,提升综合能力,让奋进成为青春底色。
蓝图既定,大道如砥。吾辈青年必将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把个人融入国家发展,踔厉奋发,以实干之姿贡献青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