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三农 > 文章详情

海派乡村新图景丨村书记话乡村振兴:红色文化、非遗传承与田园牧歌共绘洪西村“洪”图景

转自:上海三农 2025-11-05 15:36:23

在电波与图文间织就海派乡村的魅力新画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跟随推荐官探访沪郊的好风物与好去处,听村书记讲述乡村振兴的初心故事,领略魔都农科人以大地为纸、以实践为笔的智慧耕耘。

“中心一港穿村过,港东民居港西田。”洪庙港悠悠穿过奉贤区奉城镇洪西村,错落有致的自然村落坐落乡间,江南田园的古朴雅致与灵动活泼交融呈现,每一处庭院都藏着村民们的生活逸趣。这里不仅是龙华革命烈士李主一的故乡,更是集红色传承、非遗文化、田园风光与产业兴旺于一体的奉城镇首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漫步村中,洪炉、洪船、洪客厅等特色建筑错落有致,诉说着往昔故事。

洪西村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传承和弘扬,将其融入乡村振兴。通过“红色+阵地”模式,串联红色点位,打造“初心之旅”。为铭记历史、致敬先辈,洪西村以李主一的诗句“布置洪炉铸少年,年年春夏诵和弦”为理念,精心打造了洪炉场馆,不仅是对红色历史的深情铭记,更是对革命先辈的至高敬意。洪炉内,通过老物件与史料陈列,还设有按1927年原貌复原的课堂场景,系统展示李主一烈士生平及曙光中学革命历史。

洪炉不仅展示着红色文化与革命历史,更是一个砥砺初心的实践阵地。村党支部书记蔡周辉介绍,在做好红色宣传的同时,洪炉还可以开展各类研学活动,加强市民尤其是孩子们的红色文化教育,让更多人在这里汲取力量、坚定信仰,努力成为红色精神的践行者、传播者和引领者。

洪炉一旁,矗立一座颇为别致的建筑。其设计灵感似乎源自远航的船只,以两层结构模拟出船头的流线型姿态。木制样式的外立面与透明的玻璃幕墙包裹,既保持了明亮通透,也让自然风光无缝融入。这里便是“洪船”,目前正在打造一座黑茶体验馆,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结合安化黑茶这一全国知名茶种,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一处品茶、阅读的地方,未来还会有茶艺培训等活动,吸引更多人来此休闲放松。

洪船隔壁,全新启用的洪夕乡村长者照护之家,成为老人幸福的新家园。据悉,洪夕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能为周边长者提供多样化服务。走进照护之家内部,细节处的适老设计随处可见。每间房间都配备了独立卫浴设施,保障了长者的活动便利性和舒适性。“我们将通过延伸发展银发经济,开发康养路线,将来洪西村不仅要吸引年轻人,还要吸引老年人来体验乡村的环境和氛围。”蔡周辉说。

而在不远处的洪客厅,不仅积极展销本地特色产品,还在二楼设置了一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奉城木雕的工作室,为洪西村添上了一抹浓郁的人文色彩。徐华兵是这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凭着精湛技艺,一块块质朴的木材成为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的艺术品。无论是传统的建筑、花鸟、人物,还是紧跟潮流热点的影视艺术形象,都在他的刻刀下变得栩栩如生。近年来,洪西村积极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非遗木雕工作室升级为数字化校外实践基地,村校合作开展木雕艺术展和手作体验活动,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重焕生机。

跟着蔡周辉的脚步,来到乐田SOHO社区,只见一幢幢黑瓦白墙搭配木梁红砖样式的乡村风情精致农房散落在稻田树木的掩映之中,平整的乡间小道包裹着划分整齐的共享菜园。社区还配套有市民家庭农场、企业有机农园、乡村俱乐部、体育运动俱乐部、自然学校、青苗研学社等,营造田园社区氛围。“这里可以说是一处‘村中村’,一到周末,总是热热闹闹的,城里人带着家人孩子来这嬉戏玩闹,呼吸新鲜空气,感受郊野农村。”蔡周辉表示,孩子们在这里沉浸在原汁原味的农场生活中,许多孩子还带来了自己的脚踏车,在乡间小路上骑行,深入体验乡村的野趣与宁静。

2021年,乐田SOHO社区通过与村委会合作,流转出19栋闲置农房,打造成拥有独立门户、私家菜园花园和理想户外公共空间的乡墅,吸引不少都市白领、设计师等群体来此成为租客。据悉,乐田承包了村里约270亩的土地,村集体每年增收10多万元。

村民也因此受益,19套农房村的流转费是原先自行招租价格的两三倍,客户还对房屋进行翻修改造,“二十年租赁合同到期后,房屋将无偿归还给村民,相当于不仅村民每年拿到了租金,还免费给他们修缮房子。”蔡周辉说。除了固定的租客,乐田社区会不定期举办露营采摘、亲子研学、承接俱乐部团建等业务,这些不断涌入洪西村的游客,也给村民的农副产品带来销路。

如今,洪西村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备,蔡周辉表示,下一步将加大运营和宣传,未来还要吸引更多适合洪西村的业态进驻,打造“红色文化+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的新范式,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更多村民的增收。

文:陈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