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为卷,实干为笔。“十四五”的五年,是闵行锚定全面建成“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的现代化主城区”目标奋勇前行的五年,也是这座上海地理中心枢纽门户蝶变跃升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闵行区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连续两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正在这片热土上斑斓呈现。 10月27日起,“今日闵行”联合闵行区发展改革委推出非凡“十四五”、闵行这五年系列专题报道,与您一同回顾五年来闵行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带您循着奋斗的脉络,读懂这座城区的成长密码与幸福质感。
“十四五”以来,闵行以人民城市理念为引领,把交通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奋力跑出交通发展的“加速度”。
闵行区交通委编制了《闵行区综合交通规划(2022—2035年)》,提出“主城区交通与空间融合”的闵行方案,构建以“两网一枢纽”为核心(轨交网、路网、客运枢纽)的“45—30—15”出行圈,即45分钟通达长三角、30分钟贯通全区、15分钟覆盖社区,守牢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主阵地”,打造营商环境交通“新高地”。这是全市首个区级综合交通规划,为未来全区交通发展绘就了清晰蓝图。

建设攻坚,按下重大工程“快捷键”



优化网络,畅通地区交通“微循环”
疏通“毛细血管”,实施“畅通路”项目93个,推进“区区通”道路13条,全市领先,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提升路网运行效率。
优化“公交网络”,运营公交线路246条、站点500米覆盖率达94%,新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96条,打造10条敬老爱老线路,开通“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北环线”等定制公交10条,精准服务民生需求。
实施缓拥堵“小改造”,通过交叉口渠化改造、设置潮汐车道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利用道路资源,缓解道路拥堵让“堵心路”变“舒心路”。


聚焦痛点,打造宜居乐业“幸福城”
闵行区交通委坚持从民生出发、向幸福着力,让交通更有温度、更具品质。
升级“慢行系统”,创建七宝生态商务区、虹桥商务区北片区慢行精品区,完成6座人行天桥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推进北苑天桥等慢行交通设施建设,优化慢行环境,让慢行成为市民享受生活的新选择。
缓解“停车难题”。多措并举优化停车资源,聚焦民生痛点精准施策,协调内部挖潜增加泊位1536个,外部新建泊位3789个;完成27个停车难治理民心工程项目,实现错峰共享泊位累计5000余个。推动静态交通“建管融合”,缓解群众急难愁盼的停车难题。
管理提质,智慧赋能行业管理
实施“精细化”管理。完善交通设施养护机制,制定区管道路综合养护实施方案,提升设施运维绩效与服务水平。
加强监管执法。紧盯工地安全质量,筑牢监管防线;强化虹桥枢纽、水上环保、道路扬尘等执法保障,开展联合整治。
提升数智化水平。完成“交通综合管理平台项目”,装上“智慧大脑”,实时感知交通脉搏;建设“重点区域大客流监控及网约车调度管理平台”,配上“调度神器”,保障高峰客流用车需求。
展望“十五五”,闵行区交通委将打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活力牌、“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动力牌,完善“强核引领、内外联通”的大交通格局,让闵行交通骨架更强健、血脉更畅通、功能更融合,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行的现代化主城区。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