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从“堵城”到“畅城”,30分钟贯通全区!闵行交通发展“新蓝图”

转自:今日闵行 2025-11-05 14:21:23

时光为卷,实干为笔。“十四五”的五年,是闵行锚定全面建成“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的现代化主城区”目标奋勇前行的五年,也是这座上海地理中心枢纽门户蝶变跃升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闵行区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连续两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正在这片热土上斑斓呈现。

10月27日起,“今日闵行”联合闵行区发展改革委推出非凡“十四五”、闵行这五年系列专题报道,与您一同回顾五年来闵行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带您循着奋斗的脉络,读懂这座城区的成长密码与幸福质感。

十四五”以来,闵行以人民城市理念为引领,把交通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奋力跑出交通发展的加速度

规划引领,绘就交通发展新蓝图

闵行区交通委编制了《闵行区综合交通规划(2022—2035年)》,提出“主城区交通与空间融合”的闵行方案,构建以两网一枢纽为核心(轨交网、路网、客运枢纽)的“45—30—15”出行圈,即45分钟通达长三角、30分钟贯通全区、15分钟覆盖社区,守牢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主阵地,打造营商环境交通新高地这是全市首个区级综合交通规划,为未来全区交通发展绘就了清晰蓝图

建设攻坚,按下重大工程快捷键

闵行区交通委持续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投入约176亿元,打通“关键动脉”对外,机场联络线建成后,闵行成为衔接虹桥、浦东两大机场“最便捷”的城区之一;沪苏湖铁路助力闵行融入长三角“1小时通勤圈”;沪杭客专上海南联络线工程建成通车,铁路莘庄站建成投用,“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添新动脉。对内,银都路越江隧道通车,极大缓解“过江难”;S4入城段抬升通车,以及外环西段抬升实施,将同步贯通沿线23条横向通道,如同为城市“舒筋活络”,根治区内东西向交通“肠梗阻”

当前,闵行迎来史上“最密集”的轨交建设期,同时在建线路多达7条,数量全市第一!全部建成后,轨交里程将翻倍,结构从“放射状”升级为“网络化”,从根本上改善“换乘难”。此外,外环西段抬升、漕宝路快速化、S4公路奉浦东桥等市级重大工程加速推进,骨干路网正由“堵点多”迈向“通达快”。目标很明确,就是推动闵行从曾经的“交通堵城”蝶变为“区域畅城”

优化网络,畅通地区交通“微循环”

疏通毛细血管实施畅通路项目93个,推进区区通道路13,全市领先,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提升路网运行效率。

优化公交网络,运营公交线路246条、站点500米覆盖率达94%新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96条,打造10条敬老爱老线路,开通“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北环线”等定制公交10条,精准服务民生需求。

实施缓拥堵“小改造”,通过交叉口渠化改造、设置潮汐车道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利用道路资源,缓解道路拥堵让“堵心路”变“舒心路”。

聚焦痛点,打造宜居乐业幸福城

闵行区交通委坚持从民生出发、向幸福着力,让交通更有温度、更具品质。

升级慢行系统创建七宝生态商务区、虹桥商务区北片区慢行精品区,完成6座人行天桥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推进北苑天桥等慢行交通设施建设,优化慢行环境,让慢行成为市民享受生活的新选择。

缓解“停车难题”多措并举优化停车资源,聚焦民生痛点精准施策,协调内部挖潜增加泊位1536个,外部新建泊位3789个;完成27个停车难治理民心工程项目,实现错峰共享泊位累计5000余个。推动静态交通“建管融合”,缓解群众急难愁盼的停车难题。

管理提质,智慧赋能行业管理

实施“精细化”管理完善交通设施养护机制,制定区管道路综合养护实施方案,提升设施运维绩效与服务水平。

加强监管执法紧盯工地安全质量,筑牢监管防线;强化虹桥枢纽、水上环保、道路扬尘等执法保障,开展联合整治。

提升数智化水平完成“交通综合管理平台项目,装上“智慧大脑”,实时感知交通脉搏;建设“重点区域大客流监控及网约车调度管理平台”,配上“调度神器”,保障高峰客流用车需求。

展望十五五,闵行区交通委将打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活力牌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动力牌,完善强核引领、内外联通的大交通格局,让闵行交通骨架更强健、血脉更畅通、功能更融合,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行的现代化主城区

供稿:区交通委

编辑:王礼维(实习)
初审:方佳璐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