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的美好藏于邻里小事,楼组的温度源于共同守护。近日,长征镇象源丽都“楼组文化”社区开放日暨青春阵地启航礼温情启幕。活动以“身边小事”为切口,激活多元治理力量,构建闭环落实机制,推动楼组从居住单元升级为“情感共同体”,为打造有温度、高效能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锚定民生小事,搭建治理“总抓手”
基层治理的难点在“散”、痛点在“慢”、关键在“准”。活动前期,象源丽都以“楼组文化”为纽带,以“小事治理”为切口,通过楼组群广泛征集居民心声,楼道照明升级、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公共报箱维护、邻里互助帮扶、文化活动开展……这些看似琐碎却直击生活日常的“关键小事”被一一记录、梳理,形成《100件小事清单》。每一条清单都源于居民的真实需求,每一个条目都承载着对美好家园的期待,为楼组文化建设找准了“民生落点”,也为社区治理锚定了“发力方向”。

激活各方力量,凝聚共治“强合力”
长征镇以象源丽都开放日活动为契机,打破治理主体壁垒,构建起“青年领航、三方协同、全民参与”的共治生态,凝聚治理强合力。
居民区引入青年楼组主理人、专业设计师等青年人才,将居民需求与空间改造、文化创意相结合,把闲置破损空间升级为集交流、活动、服务于一体的“青春阵地”。青年楼组主理人用新鲜视角和专业能力,让楼组文化更具活力,也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成为治理创新的“先锋力量”。
深化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协同机制,在居民区设立联合接待专区,针对“小事清单”中的民生诉求,定期围坐研判,现场明确责任人、处理时限和推进路径。这种“零距离”沟通模式,打通了治理“微循环”,让小事解决效率大大提升,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
广泛吸纳外籍志愿者、亲子家庭、退休居民等加入治理队伍。外籍志愿者以双语服务搭建跨文化沟通桥梁,彰显社区包容底色;通过“聚力金点子”“邻里心愿树”等互动平台,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以“种子乐园”等趣味活动,培育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
楼组“活”起来,治理“实”起来
长征镇在象源丽都的试点中构建“清单生成-分层认领-跟踪反馈-常态推进”的闭环机制,推动小事治理从“活动化”走向“常态化”。将《100件小事清单》制成认领卡片,面向居民、社会组织、镇域职能部门等开放认领。居民以“社区小事主理人”身份认领力所能及的事项,镇相关部门认领需统筹协调的公共服务类事项,形成“居民自治+政府赋能”的认领格局。后续通过建立推进台账,定期公示事项进展接受居民监督;以“邻里下午茶”等形式收集反馈,及时优化推进方式,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事事见成效”。

未来,长征镇将持续以小事为桥、以楼组为基,让更多“青春阵地”点亮社区,让更多“小事主理人”涌现,把象源丽都活动中凝聚的邻里温情与治理效能,辐射到全镇每一个角落,绘就“百家楼组百样景,千户邻里千份情”的温暖治理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