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从“制造”到“智造”,这里有闵行数字经济的“发展密码”

转自:今日闵行 2025-11-04 20:04:01

“近四十万张订单基本都要依靠员工手动录入系统,怎样才能实现智能下单,提升人工效率,这是我们目前最核心也是最迫切的诉求。”伟星股份上海运营中心财务负责人刘丹在路演时这样说。

当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遭遇瓶颈,闵行政企如何携手破局?答案就藏在近日由区数据局牵头组织的“数商助力制造业,资本助力企业发展”主题沙龙里。

传统企业的数字化突围难题

伟星股份作为传统的服装辅料企业,一直稳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中。然而,即使是这样一家行业内头部企业,也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遭遇瓶颈。

在沙龙路演环节,据刘丹介绍,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客户越来越多,服装辅料采购合同数量激增。这些合同来源多样(如扫描件、照片、Word、Excel、PDF等),格式与内容各不相同,高度依赖公司业务员手动进行数据提取、核对和录入至后台数据库。

这一过程不仅花费了员工大量时间精力,还存在易出错、管理困难等核心痛点,严重制约了业务部门的数据化运营和决策效率。“我们希望通过数字赋能实现‘智能下单’,自动把不同的合同模板转成统一模式,经过后台的简单复核就能进入我们的系统。”

数商企业的“揭榜方案”

在沙龙“揭榜挂帅”环节,筑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智轻云(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艾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数商企业代表踊跃举手,表示愿意同伟星股份建立合作,帮助其解决转型“痛点”,推动其智能化改造。

智轻云了解到伟星股份的具体需求之后,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服装辅料合同智能识别与解析系统方案”,通过数据处理、核心AI模型等技术,对各种格式的合同进行扫描并提取关键信息录入系统,字段抽取准确率将达95%以上,人力成本将下降一半,合同数据入库时间也将从“天级”缩短至“小时级”。

从“牵线搭桥”到“全程陪跑”

伟星股份的数字化转型瓶颈得以突破,是闵行区内政企同心、共促转型的缩影。据区数据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闵行区是上海的制造大区,有不少传统制造业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数字化转型困境。

为了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并把经验推广到各行各业,区数据局牵头建立了全区数字经济企业发展生态,打造了数据产业生态社区。社区秉持互惠互利宗旨,搭建了一个开放、协同、共享的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高可用、高可信、低门槛、低成本的数字产品和服务。未来,社区也计划面向服务业等行业,开展专题活动,持续推进数据产业生态建设。

社区让传统企业与数商企业面对面沟通,实现“需求发布—方案对接—现场匹配”一站式服务。“我们每月都会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包括沙龙、专题讲座和数商认证宣讲等,形式内容都很灵活,而且都会设置交流环节,让大家畅所欲言并促成企业间合作。”

而活动只是开始,后续服务会跟到底。区数据局会定期跟踪企业合作进度,按照每周至少一次的频次,联系合作双方,了解合作进展及推进中的阻碍,确保方案从“路演”走向“落地”。截至目前,区数据局共举办了3次活动,已有10对企业落地了合作场景,累计合作金额1500余万元。

当伟星股份的员工不必再为手动录入订单熬夜加班,当“智能下单”从迫切诉求变为可落地的实践,闵行区用一场场沙龙、一次次对接,给出了传统制造业破局转型的答案。从搭建供需桥梁到全程“陪跑”服务,从头部企业突围到中小企业跟进,闵行区的“数字密码”,不仅解开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题,更织就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未来,随着政企协同不断深化,更多“制造”向“智造”的跨越将在这里发生,而这份转型成果,终将化作市民生活里的便利与实惠。

记者:周铭蕊(实习)

初审:陈依婷

复审:范仲毅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