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规划资源 > 文章详情

【湿意申园】汇集专家智慧 共探湿地新篇——上海湿地空间营造试点专家咨询会暨湿地空间营造支持政策研讨会顺利召开

转自:上海规划资源 2025-11-04 18:15:49

近日,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实《上海市湿地空间规划建设试点行动方案》安排,推动首批上海湿地空间高质量营造,“上海湿地空间营造试点专家咨询会暨湿地空间营造支持政策研讨会”成功举办。会议由市规划资源局用途实施处联合市水务局联合组织,邀请到NbS亚洲中心、中国土地学会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分会副主任罗明、中国林业科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丽娟、原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张浪、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敏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心副主任李海龙、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董楠楠等共同参与,以“白庙港”湿地空间试点营造方案为重点,聚焦湿地空间营造关键议题展开讨论,为试点工作注入专业智慧。

专家们充分肯定上海湿地空间营造试点思路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同时从生态修复路径、技术体系优化、政策机制创新三大维度,为湿地生态空间高质量发展提出关键建议。

- 生态修复路径方面:专家强调坚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充分发挥国土空间多功能性,提升超大城市气候韧性;尤其在植物选择等方面应强化与区域自然本底的适配性,保障生态修复效果的长效性与稳定性。

- 技术体系优化方面:专家建议以“林湿共生”为核心构建多功能兼顾的湿地生态系统,从生物的角度进行近自然生态系统塑造,同时兼顾防洪调蓄、栖息地等功能;从水务角度,需加强湿地建设与流域水资源调度的系统衔接,确保生态效益与工程安全同步实现。

- 景观设计提升方面,深度融合江南水乡“桑基鱼塘”地域特色,构建本土植物繁茂、季相层次鲜明的视觉景观体系,同步布设生态友好型观赏节点和低干预步道,实现生态功能与景观体验的有机统一。

- 政策机制创新方面:专家一致认为上海探索“青线”立方政策引导区机制,创新了跨领域协同的湿地生态治理模式,极具突破性;有专家提议建立现状生态基底评估与提升指标体系,为后续全市湿地空间精细化管理提供实践支撑。

会议明确,相关部门合力推进湿地空间试点落地:一是全面吸纳专家意见,整合“三师”联创技术力量,优化试点整体方案;二是紧扣“水绿融合、自然做功、协同修复”核心理念,精准衔接郊野生态空间建设要求;三是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贯穿湿地生态修复全过程,为上海湿地空间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下一步,市规划资源局、市水务局将以此次研讨会为重要起点,以河湖湿地空间营造试点为主要实践载体,加快推动形成首批湿地空间示范样板。

(供稿:用途实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