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文章详情

【病案现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成功救治一例大剂量钙离子拮抗剂中毒患者

转自: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2025-11-04 17:45:53

近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成功救治一例口服氨氯地平110片+尼群地平60片的重度中毒患者。钙离子拮抗剂(CCBs)中毒中,二氢吡啶类最常见,其中氨氯地平是中毒导致死亡病例中占比最多的,约占三分之二。考虑到该患者服用药物剂量大,且来院时已过最佳洗胃时间,推测大部分药物已吸收,科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制定周密救治方案,包括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钙剂、胰岛素、高糖、脂肪乳、补液等基础上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经救治后成功脱离生命危险,康复出院。

午夜抢救室,生命危在旦夕

国庆长假第一天,当很多人还沉浸在假日的喜悦中,同济医院急诊抢救室医护人员匆忙的身影一刻也没有停下来。120的警报声、家属焦急的问询声、医护匆忙的交流声伴随各种急救仪器设备的声音交织成了急诊特有的旋律。120送来的病人中,突然一个家属焦急呼叫:“医生!医生!快救救我老婆,她吃药了……”,抢救室王铭健医生立即接诊,经简单了解,患者因情绪不佳口服氨氯地平110片+尼群地平60片已经17小时,心电监护示心率:77次/分,血压:60/38mmHg,考虑患者口服大剂量钙离子拮抗剂,病情危重,立即予吸氧、开通深静脉快速补液、去甲肾维持血压,心电图、采血化验、留取毒物鉴定标本,同时请示二线左洪鹏副主任医师,随后加入的郭刚医生和胡佳文副主任医师形成临时抢救小组,制定救治方案。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维持下,患者仍然顽固性休克、呼吸困难、肺水肿、少尿。患者需尽快转入EICU血液净化治疗,必要时随时启动ECMO支持。

转入EICU,基于中毒机理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EICU团队高度重视,孙跃喜副主任医师在详细评估后,为一名因大剂量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而致高致死风险的患者,制定了精准救治方案,并向宋艳丽主任进行了电话汇报。氨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 CCBs,CCBs 中毒的毒理机制主要是通过直接抑制心脏、血管及胰腺 β 细胞中的 L 型钙通道,导致外周血管平滑肌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及血糖升高。其救治核心在于纠正外周血管扩张性休克、改善循环衰竭,维持脏器功能。在补液、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钙剂、胰岛素、高糖、脂肪乳等治疗基础上,需结合床旁超声、PICCO等进行精细化容量评估,及血液灌流(HP)联合持续血液滤过(CVVH)以清除毒物。

动态评估病情,基于毒物浓度监测的血液净化方案

氨氯地平蛋白结合率高(93-98%)、半衰期长(30-50h),目前无特效解毒药,首要的措施尽快清除循环中的氨氯地平,减轻中毒负荷,减少血管活性药、改善血流动力学、维持脏器功能。基于药代动力学特点,立即启动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动态监测血液氨氯地平浓度,根据血液毒物浓度制定精细化治疗方案。经过连续3天HP+CVVH治疗,患者血中氨氯地平浓度明显下降,循环逐渐稳定、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减少,呼吸困难较前缓解,氧合改善。

精细化护理,心理干预助力早期康复

EICU护理团队针对患者危重期营养支持、容量管控、血栓风险等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度过危险期以后进行早期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助力患者早期康复出院。截至目前随访,患者已能回归正常生活,他们也对同济医院急诊团队的精心救治表达衷心感谢。

同济医院急诊内科每年收治中毒患者百余例,近年来药物中毒比例逐渐升高,以常用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降压药、心律失常药、农药及化工溶剂等为主。老年患者服用药物中毒比例有所增加,且往往合并基础疾病,早期不易被发现,为后续救治带来一定困难。同济医院急诊内科团队在中毒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规开展急危重症相关核心技术,构建了以患者为中心、以急危重症为脉络、“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监护”序贯一体化的救治体系,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图文|急诊内科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