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第三讲现场
11月2日下午,“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系列讲座——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第三讲圆满举行。本场讲座聚焦岭南画派与海派的“同源异流”,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探讨当下与未来两派发展的前景课题。
活动特邀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美术馆原馆长罗一平带来主题演讲,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上海海派艺术馆馆长李磊担任对谈嘉宾,系统解析两大画派“同源异流”的核心肌理,厘清其现代性建构的本质差异,为中国美术当代发展提供学理支撑,也为观众深度观展提供了理解框架。
主题演讲:
多学科视角下的岭南
与海上画派现代性路径剖析

罗一平展开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中,罗一平从不同学科视角,系统对比并梳理了岭南与海派两大画派在现代性路径上的分野与内在逻辑。两派均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共同起点,生发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策略与文化使命,共同构成了中国美术现代性的“一体两面”。
从社会学与政治学视角来看,岭南画派以“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关怀民生”为纲领,展现了规划型现代性的特征。艺术家深度融合政治革命与艺术变革,艺术成为服务国家建设和意识形态的工具,体现强烈的使命感与文化自觉。海派则立足上海多元市民社会,精准把握各阶层审美,以“雅俗共赏”的文化策略,实现从文人书斋向大众客厅的转型,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生成型现代性。其保持与政治权力若即若离的关系,通过市场和文化契约保持了更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现场
从艺术学视角来看,岭南画派强调“主题先行”和“视觉重构”,通过明确主题强化社会叙事和主题感染力,摆脱传统笔墨的审美自律,服务于社会现实和政治诉求。海派则致力于笔墨系统的现代转化与创新,注重雅俗共赏与生活气息的融合,既保留传统精髓,又不断创新表达。两派同样依托地区学院体制实现体系化教学与规范传播,推动两派成为中国画笔墨的重要范式。
从语言学视角来看,岭南画派用明确宣言式的话语,清楚表明画派的界定意识和创作目的,并通过学院体系实现系统化的传播。海派的艺术语言是一种生成型话语,动态生长于市场及市民阶层,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了都市大众审美的话语体系,更在进入21世纪后借助数字技术,强化了艺术的当代消费属性。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现场
从文化地理学视角来看,19世纪的岭南地处边缘地区,积极向外寻求文化重构,“二高一陈”借助上海发展岭南画派的革命事业,岭南画派还走到日本、影响东南亚,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国画,体现由边缘向中心的文化扩展路径。海派则立足大都市,融汇长三角乃至全球文化资源,形成了高度开放包容的文化场域,推动海派艺术从地域流派发展为全球影响的现代艺术范式。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现场
罗一平总结道,两派的智慧在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中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中国艺术面对现代性挑战的重要支撑体系。进入数字化和全球化新语境,两派将持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从中国的现代画派蜕变为现代世界的中国画派。
沪粤对谈:
两大路径的历史价值与发展未来

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第三讲现场
对谈伊始,围绕罗一平抛出的议题,金江波首先从历史维度回应道,广东与上海都是近代革命的策源地与对外开放的窗口,从岭南的“折衷中西”到上海的“海纳百川”,背后是同一种面向世界的文化姿态,两者共同构成中国艺术应对现代性挑战的核心支撑体系。李磊则从美术史脉络进一步阐释,两大画派并非封闭体系,而是相互渗透:许多广东艺术家参与海派构建,岭南画派的革命性也影响了海派的创新实践,共同推动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

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第三讲现场
当话题转向未来,对谈的焦点集中在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上。金江波深入辨析了“生成式”概念的演变,指出未来的艺术将是基于算法与算力的“人机共生”环境,这既是机遇也对艺术家提出了挑战。李磊则以“工具变革”为切入点,呼吁年轻一代不断学习,将其视为解放创造力的强大工具。面对技术的冰冷与完美,三位嘉宾最终回归共识:人的核心价值无可替代,只有利用新技术去表达唯有人类才拥有的细腻情感与文化智慧,才能成为这个新时代的受益者。

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第三讲现场
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对谈不仅让观众重新认识岭南与海派两大艺术体系,更让人思考创新的含义,不仅是拥抱新工具,更是以不变的人文精神,去驾驭和引领一个全新的时代。

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第三讲现场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这是中国文化延续千年的精神源泉。面向未来,唯有坚守各自核心基因,突破路径依赖,在对话与互补中回应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命题,才能持续引领中国艺术在全球语境中,展现属于东方的文化自信与审美力量。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展出期间,上海美术馆还将携手广东美术馆持续推出“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美术馆现场教学课之‘岭南遇上海派’”等一系列精彩活动,串联起流派研究、创作实践、公众美育等多元维度,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时代活力。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现场
·「其命惟新」大展公益导览 ·
• 导览时间 •
每周六、周日
上午10:30、下午14:00
• 集合地点 •
8楼(33米层)展厅入口处
• 参与方式 •
无需预约,定时开讲
· 展出作品(部分) ·

林风眠《青衣仕女》 中国画 66cm×69cm 上海美术馆藏

李铁夫《盘中鱼》 油画 82cm×97cm 广东美术馆藏

关紫兰《少女像》 油画 90cm×75cm 中国美术馆藏

关良《三打白骨精》中国画 179cm×96cm 广东美术馆藏

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油画 124cm×177cm 中国美术馆藏

高剑父《东战场的烈焰》 中国画 166cm×92cm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何香凝《枫林雪景》134cm×68cm 何香凝美术馆藏
· 展厅现场 ·






· 导览地图 ·

· 41米层公共教育互动空间 ·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展览信息↓

其命惟新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
· 展览时间 ·
2025.10.18—2026.1.18
· 展览地点 ·
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
33米、41米、49米层展厅
指导单位:
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广东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支持单位:
中国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画院、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广州雕塑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珠海市古元美术馆、肇庆市高要区黎雄才艺术馆、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胡一川研究所、广州美术学院潘鹤艺术馆、深圳市龙华区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上海震旦博物馆
供稿:刘思怡 | 编辑:王璐
主任编辑:吴雯雯
当前展览
49米层、41米层、33米层展厅
其命惟新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
5米层、0米层、B2层展厅
巍巍者华
——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艺术展
艺术体验
0米层G空间
“达芬奇·时空之轮”
MR沉浸式艺术体验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 地铁路线 /
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停车可至洪山路停车场
(收费和开放信息以当日为准)
/ 咨询热线 /
400-921-9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