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在“家+书屋”遇见一场童画展,孩子们“解码”AI未来

转自:上海杨浦 2025-11-04 16:37:56

2025年上海市儿童友好活动周

于11月1日拉开帷幕

近日,由杨浦区妇联主办、杨浦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Art | Thinking 艺术中心协办的《童画“芯”未来》儿童艺术展杨浦区妇女儿童服务指导中心“家+书屋”温暖启幕。

展览以“童心”对话“芯片”,让这场社区展览有了别样的“科技含金量”,成为本届儿童友好活动周所倡导的“童智创新”在杨浦这片科创热土上的生动实践。更是从“一米高度”的视角,为杨浦的持续创新注入了最本源的“童”动力,生动诠释了儿童友好的城市温度。

“家+”新空间

藏着硬核科创启蒙

走进杨浦区妇女儿童服务指导中心“家+书屋”,这个“家门口”的公共空间因一场特殊的展览而显得五彩斑斓。墙壁上、书架间,一幅幅稚嫩却充满力量的画作,吸引了众多家庭驻足。

展览主题“童画‘芯’未来”,背后是两颗“心”的碰撞:第一颗是未经雕琢、纯粹本真的“童心”,是所有艺术的起点;第二颗则是驱动时代、代表未来的“芯片”,是杨浦这片创新热土的脉搏。

当“童心”遇见“芯片”,孩子们用画笔给出了最温暖的答案:翱翔太空的飞船、有情感的机器人伙伴、绿色的智慧城市、连接心灵的人工心脏……这些作品不再是冰冷科技的图解,而被赋予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小画芯,大梦想。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微缩的世界,承载着孩子对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人际情感的宏大思考与美好祝愿。

此次展览最引人注目的视角,在于其举办地——“家+书屋”的选择。这不仅是一个地点,更是一种模式的探索。作为2025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家+书屋”是杨浦区妇联倾力打造的“家门口”的多元服务阵地,其初衷是以阅读为纽带,有机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为亲子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发展等服务。

《童画“芯”未来》公益童展则是对这一新型载体功能的深度激活。它彻底打破了传统书屋“静态阅读”的单一属性,将其转变为一个动态的、可参与的、沉浸式的“社区文化客厅”。

这场展览深入社区肌理,与书香为伴。当附近居民和孩子们走进书屋,借阅书籍的同时,便能即时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实现了高品质文化服务与社区日常生活的无缝对接。这种模式让“家+书屋”不再只是“一米书桌”,而是真正成为了一个激发儿童参与、促进亲子互动、联结邻里情感的“全龄友好空间”。

“一米高度”新实践:

让儿童“参与”成为城市风景

本月开启的上海市儿童友好活动周,主题是“促进儿童参与·共绘城市梦想”。而《童画“芯”未来》展览则是对“参与”二字的生动注解。

“一米高度”的儿童友好,早已超越了物理设施的适儿化,其内核在于儿童“话语权”的实现。杨浦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在“家+书屋”这一日常公共空间郑重展出孩子们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赋权”和“看见”。孩子的视角是重要的,孩子的创想是值得被全社会聆听和探讨的。

展览不仅“展出”儿童的成果,更“激发”儿童的参与。在开幕式当天,小艺术家代表受邀上台致辞,分享创作心路;而在书屋的另一侧,“未来创想家”亲子科技帽DIY活动同步举行,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将对未来的想象化为“顶上”创意。

从“被服务者”到“共建者”,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当孩子们笔下的“未来城市”被认真对待,他们不仅是“小画家”,更是杨浦区未来发展的“小小建言者”。这种深层次的参与感,正是儿童友好城区建设中最具活力的细胞。

据悉,《童画“芯”未来》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2月底。当社区空间以“一米高度”为标尺,当“童心”与“芯片”同频共振,城市未来的蓝图必将充满温度与创造力。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即日起至2026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

杨浦区妇女儿童服务指导中心

(杨浦区安波路998号1号楼5楼)

文字 | 沈莹

图片 | 沈莹

编辑 | 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