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南翔企业韬睿生物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久存团队合作发表的综述论文《脂肪来源再生细胞在再生医学中的当前进展与未来方向》,被国际期刊《再生修复康复》选为封面文章重点推荐,标志着我国在脂肪再生医学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其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脂肪及脂肪基质成分处理管路套件”也成功入选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
2020年成立之初,韬睿生物便锚定“脂肪及脂肪基质成分”这一细分领域。面对糖尿病足、硬皮病、肿瘤术后修复等传统治疗难点,“脂肪及脂肪基质成分”凭借其自体来源、无排斥反应、兼具促血管生成、抗纤维化和免疫调节等多重功能,成为理想修复资源。然而,国内长期依赖手工提取,存在效率低、纯度不稳等瓶颈。韬睿生物致力于推动该技术从“实验室手工操作”走向“标准化临床产品”。
脂肪常被视为“健康敌人”,实则是蕴藏修复潜能的“人体宝藏”。“脂肪及脂肪基质成分”正是其中的活性成分。韬睿生物开发的系统如同打开宝藏的“钥匙”,通过全封闭自动化操作,在90分钟内即可完成脂肪抽取、清洗、离心与“脂肪及脂肪基质成分”富集,实现高纯度、标准化制备,极大提升了临床安全性与可及性。
作为国内首个获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同类设备,“自体脂肪及脂肪基质成分回收处理设备及配套耗材”已在全球254项专利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实现从技术引进到本土创新的跨越。目前已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十余家国内顶尖医院投入临床,应用于乳腺癌术后重建、放疗后留下的难愈性创面、糖尿病足溃疡、硬皮病等多类难治性疾病的修复治疗。
就在不久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与韬睿生物合作,利用该系统高效分离出“脂肪及脂肪基质成分”,成功实施了全国首例“自体脂肪基质成分宫腔灌注手术”,为无数因“薄型子宫内膜”而备孕受阻的育龄女性带来了新希望。
自体脂肪及脂肪基质成分回收处理系统的优势正持续向多领域扩展。该系统不仅应用于前述乳腺重建、糖尿病足等治疗,还可跨肿瘤科、骨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及生殖医学等多科室应用,覆盖软组织缺损、组织损伤及缺血性疾病等多样临床场景。在推进技术普惠方面,韬睿生物正积极构建“可及、可支付”体系,通过工艺优化、医保商保对接、梯度化服务模式探索,降低患者使用门槛。
自2021年入驻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企业依托嘉定区与南翔镇精准的产业定位与务实的地方服务,快速实现技术转化与产业化。未来,韬睿生物表示将深耕再生医学领域,助力中国创新技术惠及全球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