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图片回顾专栏往期内容
“电梯老化、缺乏保护装置,才导致原告坠落电梯井……”
“事发时,电梯没有质量问题,而且之前一直定期维护保养,是原告自身行为不当才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
9月24日下午,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普陀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案件,在案发地所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巡回审理。不少居民代表、居委会工作人员及社区司法工作者来到现场旁听庭审。
遛狗跌入电梯井
纠纷的发生源于一年前。
“电梯怎么又坏了?门一直开着,万一有小朋友跑进去玩,多危险啊!”“我们的电梯关门特别快,很容易夹到人。”“刚刚坐电梯,轿厢突然下降,咣当一声,魂都吓没了!”……这样的对话,在普陀区某小区的业主群里频频出现。小区的电梯,成为了居民们心中的隐忧。
2024年4月的一天,陈阿姨和老伴遛狗回家,在一楼乘坐电梯时,宠物狗先进入了电梯,随后电梯门关闭,牵着狗绳的陈阿姨和老伴尚未进入。
随着轿厢上升,陈阿姨被狗绳拖拽至电梯口,电梯门再次打开,陈阿姨跌入了约1.5米深的电梯井中。恰好此时电梯维保人员来到现场,众人合力将陈阿姨从井下抬出送医。经诊断,陈阿姨多处内脏破裂、肋骨骨折。
陈阿姨认为,事发电梯平日便“小病不断”,事发当日正处于维保作业期间,电梯存在故障致其受伤,于是将物业公司与电梯维保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走访调查
收到案件后,本案的承办法官吴文俊第一时间与原被告进行沟通,却发现案件办理难点重重:
——由于电梯设备老旧且业主大会尚未通过维修基金使用决议,电梯内没有安装监控,无法还原事发经过,各方当事人对事发经过各执一词。
——电梯内的“智慧电梯”二维码,仅能显示维保日期,无法精确到具体时间,难以直接显示事发时维保操作与原告受伤间的因果关系。
如何才能查明案件事实,确定各方责任?
吴文俊前往事发地所在小区对电梯井道、厅门等关键部位进行勘查,并询问社区工作人员与小区居民,了解电梯日常使用情况。同时,他联系到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电梯监管政策与安全标准,得知“智慧电梯”系统已于2024年底完成数字化升级,目前维保信息已能精确显示起止时间。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吴文俊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案子反映出上海众多老旧小区共同面临的治理难题——电梯设备长时间“服役”、故障率高、监控设施缺失……居民们的乘梯安全如何保障?潜在的纠纷风险如何化解?
“不能就案办案,必须寻求一个能从根本上促进社区和谐、提升治理水平的解决方案。”吴文俊决定将庭审“搬”进社区、“搬”到居民的“家门口”。
调解止争

庭审现场,原被告双方围绕“被告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责任比例如何划分”等争议焦点展开辩论。
“电梯轿厢上升时被狗绳卡住,电梯才会停止,下方的层门随之打开,这属于电梯的自我保护装置。”被告电梯公司组织工作人员重新还原事发场景并拍摄视频,以证明原告是因为自身行为不当才跌入电梯井。
而原告则认为,事发时电梯处于维保状态,但未设置任何警示标识,才导致事故发生,并申请两位事发时在场的邻居出庭作证。
在法庭引导下,原、被告都认识到自身行为不当与管理瑕疵,并初步达成了调解意向,但双方对于款项性质和付款方式仍存在较大分歧。
为打破僵局、寻找突破口,吴文俊决定休庭5分钟,采取“背靠背”调解,分别与原被告进行沟通。
休庭归来,大家再次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在法官的引导下,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进行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当庭调解:被告物业公司与电梯维保公司分别向原告陈某支付相应补偿款。
延伸治理
事故发生后,该小区业主大会已通过决议,在电梯中加装了摄像头,但部分居民心中对老旧电梯的担忧与恐慌并未完全消散。
为此,吴文俊特别邀请了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的专家,为居民带来一场“电梯安全知识讲座”,详细讲解了电梯的运行原理以及常见故障的识别与应对方法。
“原来电梯安全系统越灵敏,发生‘故障’的概率才越高。”“像狗绳这样细软的物品容易被卷进电梯缝隙,以后牵狗坐电梯一定要格外当心。”“老旧电梯应当及时更新改造,业主可以向业委会或物业提议,由业委会征询业主意见并投票表决通过后,依照相关规定申请使用专项维修资金。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还可以申请国家补贴。”
一番讲解后,居民们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近年来,普陀区人民法院立足超大城市特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将司法服务的关口前移,定期选取民生关联度高、社区高发且具有示范效应的案件,就地开展巡回审判。2024年8月至今,开展巡回审判近百次,推动类案纠纷化解374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社区治理常见问题指引》,内容涵盖楼栋电梯更换、楼道堆物、电动自行车治理等社区常见治理难题,有效推动基层及时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化解在萌芽状态。

来源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
高院供稿部门:民事审判庭(环境资源审判庭、执行裁判庭)
文字:陈诗若、杨淑敏
责任编辑:郭燕
编辑:孙小敏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上海高院”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