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5年4月正式挂牌以来,位于南大智慧城九章智算港的宝山区数据创新实验室与上海市绿色低碳(宝山)数据创新实验室,已成为驱动区域数据要素创新的重要引擎。两大实验室立足区域产业特色,以公共数据为牵引,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围绕绿色低碳、城市治理、数字人力等重点行业领域正在孵化近20个数据产品,为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场景驱动,孵化成果不断涌现
目前,一批聚焦产业痛点、社会需求的数据产品已在实验室开展孵化,走向市场化运作。
“脱核链贷”绿碳增信产品:数据为绿色转型注入金融“活水”
当前,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持续攀升,但融资渠道受限、过度依赖核心企业信用背书、融资成本高企等问题凸显,制约企业发展活力;同时,如何精准识别绿色低碳优质企业、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成为推进“双碳”目标落地的关键课题。针对这一双重挑战,欧冶云商联合上海钢联、建设银行上海宝钢宝山支行,在实验室成功孵化“脱核链贷”绿碳增信产品,给出创新解决方案。
该产品突破传统评估模式,在“信用”“经营”二维评估基础上,创新性增加“绿色低碳”维度,构建起“绿色-信用-经营”三维一体智能化评价模型。为实现企业精准画像,产品深度融合三类核心数据:以企业基础信息、信用数据等为根基,筑牢企业信用与稳定性判断;引入欧冶云商企业碳足迹核算与披露等权威验证数据、上海钢联大宗商品指数等行业权威数据,动态掌握企业绿碳能力、经营环境及市场地位;联动碳普惠-碳排放企业清单、环境披露碳排放信息等绿碳核心数据,量化评估企业绿色发展表现。
依托这一综合评级体系,建设银行对优质绿色企业给予更优惠贷款利率,构建起“绿色表现越好,融资成本越低”的市场化激励机制。这一创新模式既系统性破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又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绿色产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激发中小微企业发展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筑基本信息筛查:为建筑维护装上“数据护栏”
在建筑工程领域,建筑竣工交付后的长期运营、维护保养以及相关的工程保险设计,长期面临一个基础性难题:建筑的结构化基本信息缺失且分散。这导致后期维保责任界定困难、成本高昂。上海敬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宝山区数据创新实验室孵化的“上海建筑基本信息筛查”场景,旨在为这一城市治理难题提供数据支撑。
该产品依托实验室获取建筑基本信息与来自上海市建设市场管理信息平台的工地安标竣工确认信息等建筑相关的公共数据资源,为单体建筑构建了精准的“数字档案”,清晰呈现了建筑的基础属性与安全竣工状况。保险公司、物业单位等相关使用方可根据这份档案精细化制定后期维保方案,科学设计相关的工程保险产品,从而显著降低盲目检测的成本,提升建筑安全管理的预判性和科学性,为城市安全运行增添了一道坚实的“数据护栏”。

家政服务评估报告:筑牢民生服务的“信任基石”
家政服务行业供需缺口大、人员信息不对称、雇佣风险高,是困扰众多家庭的民生难题。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实验室开发了“家政服务人员评估报告”产品,正致力于破解这一信任困局。
在获得家政服务人员授权的前提下,雇主可通过小程序便捷发起查询,快速生成一份涵盖从业人员基本信息、信用评分、专业技能等多维度的评估报告。这份“数字简历”极大地降低了雇佣双方的信息壁垒,帮助雇主筛选优质服务人员,也为政府监管和推动行业规范提供了有力工具。该产品有效营造了放心消费环境,推动了家政服务行业的风险评估走向标准化、高效化。

创新机制,打造数据要素“试验田”
“数据创新实验室”是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创新模式,作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重要前置环节,致力于探索打通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后一公里”,以公共数据为牵引,推动多源数据融合创新,为数据产品创新提供“试验田”与“孵化器”。宝山区积极响应全市部署,联合上海数据集团,构建了“场景创新—实验室孵化—产品落地—产业服务”的全链条闭环。
通过数据创新实验室,企业可以获取市、区两级海量公共数据资源开展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同时还提供了融合区块链、隐私计算、安全沙箱等技术的数字底座,支撑企业在安全可信的环境下开展数据归集、治理、开发和流通等全流程管理,助力企业将数据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成果,孵化面向市场需求的数据产品。
从赋能绿色金融到保障民生服务,再到守护城市安全,宝山区数据创新实验室正通过一个个精准孵化的场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未来,宝山区数据局将继续深化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创新实践,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实验室服务能级,并诚挚欢迎更多企业、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宝山数据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共同探索数据融合创新的新路径,携手共筑宝山数据产业繁荣新生态。
编辑:孙宇瑶(实习)
资料:区数据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