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松江 > 文章详情

松江云间会堂再现“得意忘形”的剪纸世界

转自:上海松江 2025-11-04 07:22:38

剪出流光意象,再现“得意忘形”。松江云间会堂美术馆刘兆麟艺术空间正在举办一场以本土剪纸为线索的专题展,集中呈现王雨扣、吴志辉、钱炳荣三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展期持续至11月9日。

步入展厅,一幅幅红色、黑色与蓝色的剪纸作品悬挂于墙面,刀剪留下的弧线如呼吸般轻柔,与空间融为一体。入口处陈列的是已故民间剪纸艺人王雨扣的作品。“王雨扣以前在村供销社上班,受家里老人影响自幼喜欢剪纸,剪纸天分非常高。但以前农村妇女剪纸只是个爱好,直到她40多岁才被县文化馆的人注意并挖掘出来。和大部分人先设计好、画好图案再剪不同,她从来不画图,而是把剪刀当作笔,想到什么直接开剪,出手就是大师作品。”回忆起王雨扣老人的剪纸天分,策展人陆永清赞不绝口,“她追求的是取神传意,从不被具象的外形所束缚。在剪纸语境中,这种‘得意忘形’非常难得。老人去世后,我们受家属之邀,去她家里收了300多件剪纸作品,今天展出的都是其中的精品。”

和王雨扣拙朴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已故剪纸教师吴志辉的作品。吴志辉以技法见长,工人出身的他经常下乡采风,剪了不少农村题材的作品。他是松江老年大学剪纸课的开拓者之一,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剪纸研究与教学中,带出一批又一批剪纸爱好者。月牙形、圆纹、锯齿纹等传统刀法在他手里被组织成清晰的语言系统,细节如浪层叠,画面却始终统摄于严谨的黑白灰秩序中。吴志辉留下的是一部可以被学习、被拆解、被续写的剪纸技法谱系。

展厅的尽头,一组以“松江生活”为主题的作品记录了农耕、节庆、街巷与老宅的变迁,这组作品出自艺术家钱炳荣之手。身为松江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钱炳荣不仅是剪纸艺术家,也是诗人、书画家与民俗记录者。多元的艺术背景让钱炳荣更注重画面构成的韵律与故事性。他的作品常用黑白灰层次、流动的构图表现松江的日常——从农忙到庙会,从河埠头到老街,每一刀都是生活的回声。钱炳荣的创作体系就像一部民间文化档案,用视觉方式保存了松江这片土地的集体记忆。

“王雨扣是原生态,吴志辉是改革派,钱炳荣是创新派。三名剪纸艺术家的作品各有特色,风格鲜明,他们的剪纸艺术一面是传统手艺的筋骨,一面是当代生活的呼吸。”陆永清介绍。

记者:贾丽 实习生:吴明浩

编辑:周雨薇 张小小

审核:周样波 李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