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社区里设置了许多机动车停车位,助力解决停车难问题。但也有居民反映,道路因此变狭窄了,行走不便,剐蹭事故概率变大。这该如何解? 近期,梅陇镇五一村、春申花园小区针对此类问题,通过多方协作、民主决策、因地制宜的方式,努力解决民生痛点,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
不毁绿化不扩路 “减法”改出宽敞车位
五一村桃苑小区建成于1997年,随着私家车数量增加,小区停车问题变得紧张。2017年,村里在弄堂里规划了紧密相邻的8个停车位,4.2米宽的通道减去车辆宽度,余下的通行空间相对较窄。每到傍晚居民下班回家,车主停车时都要反复调整方向,即便很小心,车辆剐蹭事故还是较难避免。
“我家的车又被蹭掉了一块漆!这是半年内的第三次了!”此前,村民金阿姨找到五一村反映问题。五一村党总支书记丁磊随即陪同金阿姨到现场查看情况。两人到弄堂时正值晚高峰,一位司机正准备侧方停车,司机探出头左右观察,后轮刚靠近边线就和旁边的车发生了剐蹭。车主下车查看后无奈表示:“我是新手,这车位有点挤,停起来费力。”

现场测量
丁磊蹲下来量了量车位宽度,又看了看两侧绿化带里的灌木,提出了解决办法:“能否把8个车位改成6个,每个车位之间从原来的‘零距离’变成2.9米长的距离?这样既不破坏绿化,又可以无形中扩大行车的空间。”
方案经村两委班子会讨论,大家都认为,在保持现有车辆停车位完全充足的情况下,这样的调整可行。施工队很快来到弄堂施工。新的车位线画好后,原本拥挤的弄堂一下子变宽敞了。金阿姨也喜上眉梢:“现在停车心里踏实多了,再也不用怕剐蹭了!”

改造后
巧改闲置花坛
解“堵点”拓宽道路获民心
无独有偶,春申花园小区1号楼旁的地面停车位规划于十几年前,车位和行人通道间距也较窄。居委干部在巡视小区时,居民李大爷提出:“这个车位太影响走路了,我们经过时,不仅要提防穿行而过的电瓶车,更要小心地侧身走,能不能想想办法?”
针对这个“堵点”,春申锦梅居委会马上牵头,联合复瑞物业、业主委员会组成专项小组。物业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1号楼居民,收集大家的意见。
有居民建议:“1号楼门口有个闲置花坛,如果改造一下,说不定能解决问题。”专项小组当场测量了花坛尺寸,发现确实有改造的空间,结合居民意见,专项工作小组提出《1号楼停车位优化方案》:将闲置花坛向内缩进约50厘米,规划1个标准停车位。为了让方案更符合居民需求,工作人员挨家上门讲解,并用“一户一票”的方式征求意见,明确告知改造细节、工期及预期效果。最终,超过八成的居民表示赞成。
施工队随即进场施工。2天内,新车位便完成标线施划,同步取消旧车位。改造完成后,原本狭窄的通道拓宽了1米,让居民们畅行无阻。

改造后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