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文章详情

【新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可视化神经阻滞高阶模拟培训暨上海市普陀区麻醉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转自: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2025-11-03 18:42:34

11月2日,由我院麻醉科主办的“可视化神经阻滞高阶模拟培训暨上海市普陀区麻醉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会议”成功举行。作为我院麻醉系列培训的重要一环,本次会议延续了“理论+实操”的特色教学模式,特邀业内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麻醉科团队共同参与,为参会医生打造了一场注重实战、内容丰富的学术盛宴。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精准化、可视化、舒适化"已成为麻醉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超声引导技术为麻醉医生提供了"可视化"的操作视野,能够实时观察神经、血管与针尖的位置关系,显著提升神经阻滞的精准度和安全性。这项技术的深入应用,对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奠基:系统讲解,构建知识框架

大会开幕式由本次大会主席我院麻醉科执行主任刘健慧教授致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姚军介绍了此次授课团队。

在理论授课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授课讲师团队围绕神经阻滞技术开展了系统讲解:

  • 谢振玮医生以《颅脑外科手术神经阻滞技术》为题,深入探讨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策略

  • 郑舒元医生全面阐述《胸椎旁神经阻滞》的解剖特点与技术要点

  • 严海医生展示《超声引导下椎管内穿刺》的创新方法

  • 姚军医生详解《四肢终末神经超声解剖》的识别技巧

  • 徐杨医生分享《星状神经节和迷走神经阻滞》的操作要点

  • 陈勇柱医生系统讲解《腰骶丛的解剖与超声》的特点

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学员纷纷表示,讲师们的讲解由浅入深、紧扣临床,为后续的实操演练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实战赋能:分组轮训,锤炼操作技能

下午的Workshop实操培训采用分组轮训模式,设置四个专业站点,由资深带教老师手把手指导学员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操作练习。“这种高强度、高精度的轮训模式非常有效,很多在临床上模糊的操作要点,在老师指导下变得清晰起来。”一位参训医生在课后分享道。同时,参训医生纷纷表示,这种"理论+实操"的培训模式针对性强、实效性佳,有效解决了临床操作中的难点问题。

圆满收官:教学相长,推动区域麻醉质量提升

本次培训安排紧凑、内容充实,得到了参训同仁的广泛好评。大家一致认为,培训不仅提升了个人对超声引导技术的理解与操作能力,也为推动本区域麻醉质量的同质化、规范化管理贡献了积极力量。

作为一次高质量的区域学术交流,本次培训实现了“以培促学、以学促质”的目标,为上海地区麻醉医生队伍的能力建设写下了生动注脚。

图文|麻醉科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