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悠哉崇明,发现更美的崇明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一年品蟹时。最近,“崇明1号”清水蟹正式开捕上市。腿长个大、膏满黄肥,市民朋友马上能品尝到最地道的第一口鲜甜。
在陈家镇的“崇明1号”河蟹种源基地,趁着天气晴好,工人们正划着筏子,在湖面穿梭,起网捕捞今年的清水蟹。一篓篓刚刚出水的清水蟹体型健壮、生猛异常。“大的公蟹可达8至9两,母蟹可达6两。”基地工作人员介绍。

今夏气温颇高,蟹塘中种植着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藻类,对河蟹来说正是有助于降温的天然“遮阳伞”。在养殖过程中,基地采用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以提升饲料利用率;并通过对水草养护和水质调节的精细管控,全力营造稳定、洁净的自然生长环境。
“经过前期的有效应对,今年整体的长势比去年要好,估计亩产量能到250至300斤。‘崇明1号’展现了优秀的抗应激能力,良种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了。”崇明河蟹集团董事长黄春表示。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好蟹。崇明地处长江入海口,三面环江,一面临东海,具备咸淡水交接的水文特征,是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发源地。“崇明1号”正是在国家级良种基础上,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培育的“大长腿”河蟹新品系,具有生长快、规格大、品质好等优势。
“崇明1号”的诞生,是基于对种源的“优中选优”。每一代亲本都需经过严格的表型筛选与基因检测,从体重、体态到活力多项指标层层把关,确保优良基因稳定传承。这套科学严谨的育种体系,从源头上保障了“崇明1号”遗传性状的稳定与品种的持续优异。

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崇明1号”已展现出令人瞩目的综合实力。它不仅生长迅速、成活率高,而且在外观和内在品质上表现突出。一身“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经典品相,甲壳青亮,腹部洁白;内里更是蟹黄丰腴、蟹膏醇厚、蟹肉鲜甜,实现了从“颜值”到“内涵”的全面提升。

今年是河蟹新品系“崇明1号”成蟹养殖的第二年。目前,该新品系在崇明全区推广应用,养殖面积约6000余亩。“崇明1号”的问世打破了以往崇明“有种源无品牌”的局面,形成了“良种+良法出良品”的河蟹产业发展新模式,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来源:上海崇明
编辑:施楠
审核:邢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