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市民热线是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试金石”。日前,针对市民热线反映的长白新村街道杨中心安图分院门口存在安全隐患、通行不畅的问题,长白新村街道第一网格坚持党建引领,迅速响应,依托“多格合一”治理机制破解“顽疾”。
通过联动部署与资源整合,构建起“快速响应—资源整合—长效治理”的工作闭环,精准高效地消除了安全隐患,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转变,筑起坚实的通行安全防线。
“侧门”分流“硬杠”隔断,堵心路变舒心路

“接到市民投诉后,我们第一时间到现场勘查。”长白新村街道第一网格负责人介绍。现场,医院门前狭窄的人行道被无序停放的非机动车占据大半,行人通行困难,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问题找到了,必须对症下药。第一网格主动跨前,充分发挥“多格合一”的基础性作用,打出了一套“疏堵结合、服务融合”的组合拳:
首先是上“硬招”,还路于民。由网格牵头,在医院门口区域安装了人行步道隔离栏。这一“硬隔离”措施立竿见影,有效阻止了非机动车和残疾车的占道行为。同时,网格工作站通过与共享单车企业共同协商,在紧贴医院的道路设置了电子围栏禁停区,有效规范了共享单车停放。

“治理不是一‘栏’了之,更要做好‘软服务’。”长白新村街道社区管理办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在安装隔离栏的同时,同步设置了清晰的停放指引标识,引导大家有序停放。考虑到来医院的大多是老人和患者,我们还增设了休息座椅,既美化了环境,也为就医群众提供了休憩便利,真正体现‘治理+服务’的双融合理念。”

为从根源上缓解正门压力,网格还积极与医院沟通协调,在安图路新开辟一处侧门,有效分流了出入人群,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就医体验。
不搞“单打独斗”,从“一家管”变“大家议”
医院门前的治理,难在“反复”,重在“长效”。
“过去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力量分散,问题很容易回潮。”第一网格负责人坦言,“为此,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在优化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网格牵头,一方面主动“摆摊”,组织召开现场协调会。邀请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安图医院领导、共享单车企业负责人、综合执法队、社区管理办等各方力量直击现场,“零距离”听取民意,“面对面”研商举措。
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系统汇总治理进展,精准协调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一套“网格+医院+企业+执法”的四方联动机制被建立并不断完善。
“这个机制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人员快速响应、责任分工明确。”长白新村街道社工办主任王宏玉介绍,“我们依托微信群和政务协同平台,搭建了线上调度通道。”
记者了解到,通过这一轮持续治理与设施升级,杨中心安图分院门前区域实现了“三大提升”:一是通行效率提升,隔离栏与侧门有效分流,通行更安全顺畅 ;二是停车秩序提升,电子围栏与科学投放显著减少了单车淤积,乱停乱放得到有效遏制 ;三是市民满意度提升,便民座椅、侧门通道等举措获得了就医群众的好评和居民的广泛认可。
下一步,长白新村街道第一网格将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推动网格治理工作从“整治”向“提质”转变,为“安康和美活力长白”建设筑起更坚实的安全防线。
文字 | 沈莹
图片 | 沈莹
编辑 | 文茜婷

(点击图片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