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徐汇区长桥街道长桥八村居委会接到的居民意见里有个高频词:流浪猫。扰民、抓伤、乱叫等问题让“萌力”与“困扰”纠缠在一起,如何在保护小生命与维护生活秩序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摆在基层治理面前的一道考题。长桥八村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联合专业宠物服务机构,开展了流浪猫TNR(捕捉、绝育、放归)行动,让管理变得细腻,也让治理多了一层温情。
街区党组织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把议事平台搬进“红色议事厅”。在这里,爱猫人士表达情感诉求,普通住户提出安全顾虑,共同梳理出“人道管理、控制数量、保障环境”的治理目标。随之而来的是资源拼图的精准拼接。工作组引入了专业宠物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与宠物机构技术团队形成协作搭档。与此同时,楼组长与党员骨干走家串户宣讲TNR理念,线上线下同步释疑,一步步打消居民的不安。
社区志愿者提前摸排绘制出“猫咪活动热力图”,标注4处高频点位,为专业团队的“定点捕捉”提供依据。抓捕过程注重安全与温和,主动“放过”哺乳期母猫与幼猫,把善意落在看得见的操作里。猫咪转运至宠物医院实施绝育手术后,微信群里的实时动态更新,让居民能看到每只猫的康复进展,“一猫一档”的健康记录也为后续管理打下基础。

专业服务机构抓捕流浪猫
记者注意到,这场专项行动让社区治理出现两个积极转向,居民自治能力的成长开始变得看得见,首批10名具备TNR知识的“文明养宠宣传员”已经上岗,社区首支动物管理自治小组正式组建;多方合力的治理机制走向成熟,党组织统筹、专业力量赋能、志愿者参与、居民监督,一套“共建共治共享”的闭环正在成形。
党员志愿者王阿姨是社区里最早的流浪猫喂养人之一,她说:“以前见它们扎堆,既心疼又发愁。现在党组织把专业力量请进来,既保护了小生命,也维护了大家的生活环境,这件事做得真是合了心意。”据悉,长桥八村计划继续规范投喂行为、完善回访跟踪机制,并以此为起点孵化更多自治项目,把居民对社区的情感牵引转化为参与公共事务的内在动力。
记者:沈艺飞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