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工智能企业获取互联网数据并用于模型训练的行为,如何界定其合法性?”
“如果在AI创作中使用作品不是为了享受其中的思想或感情,是否构成侵权?”
“AIGC是否具有可版权性?”
……
近日,一场围绕“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法律前沿问题”的分享会在徐汇区虹梅街道华鑫慧享城举行。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刘维,与虹梅漕开发园区内人工智能、游戏开发、大模型等科创前沿产业的数十家企业代表进行了一场深入交流。
此次分享会是“虹梅漕开发园区科创前沿产业法治护航计划”暨徐汇区“AI+法律服务”成长营的系列活动。徐汇区司法局、虹梅街道、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上海仪电集团维权援助工作站共同组织发起了此次成长营系列活动,对标《徐汇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2.0》,精准回应区域科创企业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法律需求。

成长营分享会现场
在此次成长营分享会现场,刘维从生成式AI的数据训练、AIGC作品的权利归属等行业焦点问题切入,深入剖析了当前人工智能知识产权领域存在的法律挑战与争议。他结合国内外最新司法案例与立法动态,对企业如何在前沿技术研发中规避侵权风险、构建自主知识产权护城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当前,徐汇正在加快建成全国人工智能高地。虹梅漕开发园区汇聚了众多在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模型等新赛道上勇往直前的优秀企业。虹梅街道司法所负责人谈到,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而法治则是这条生命线最坚实的保障。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需不断更新对知识产权问题的理解,以平衡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本次成长营系列活动应运而生,致力于成为企业创新发展道路上靠得住的“法治合伙人”,将最前沿、最精准的法律服务直接送到企业手中。
据悉,本次“AI+法律服务”成长营将作为系列品牌活动持续开展,后续将围绕数据合规、公司治理、投融资风险、企业刑事风险防范等主题,邀请权威专家,为企业筑牢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总结和输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治理的“虹梅模式”与“徐汇经验”。
文稿:虹梅街道
记者:杨宜修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