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体育 > 文章详情

运动起来,大脑会更“强”

转自:上海体育 2025-11-02 13:16:37

你知道吗?

当你迈开双腿、挥洒汗水时

一场悄无声息的“大脑革命”已经开始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显示

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是大脑的优化工具

跟随小体一起来了解!

心情差?

运动是“情绪鸡尾酒”

你感觉自己的状态“不在线”时,可以靠运动调整心情,这并非心理作用,而是有实打实的科学依据。进行20-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行等,可以显著改善情绪状态。运动能让大脑释放多种“快乐激素”,就像调配了一杯天然的“情绪鸡尾酒”。

注意力不集中?

运动唤醒大脑“指挥官”

要想解决专注力不足的问题,运动或许是最简单的方法。大脑中前额叶皮层的区域就像大脑的“指挥官”,负责统筹注意力、决策制定、计划执行等高级认知功能,而运动能通过增加流向大脑的血液,为前额叶皮层输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让它变得动力十足。

研究发现,单次进行2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就能在随后的1小时内显著提升个人专注力。对学生和上班族来说,课间或工间10-15分钟的散步、爬楼梯,就是提升后续学习和工作效率的绝佳策略。

记不住事?

运动可以给大脑“施肥”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反应变慢、记忆力下降,这其实是大脑自然萎缩、认知功能衰退的表现。运动刺激大脑产生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一种蛋白质,主要活跃在海马体,也就是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核心区域。BDNF能促进神经元生长,并加强神经元连接,使神经信号传递更高效、更稳固,因此通过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增加脑容量、降低疾病风险,从而延缓大脑衰老。

运动健脑策略

给大脑做个“专项训练”

①有氧运动:大脑的“基础建设者”

跑步、快走、游泳、骑行、椭圆机等运动能大幅提升BDNF水平,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养分;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就像给脑血管做个“大扫除”,确保神经元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能量;增加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体积,防止脑萎缩。

适合人群:几乎适合所有人,尤其适合想提升记忆力、改善情绪、延缓大脑衰老的人。

②抗阻训练:大脑的“指挥官强化者”

举重、引体向上、俯卧撑、弹力带训练、哑铃运动等能强化大脑的决策力和专注力,锻炼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提升计划制订、多任务处理、快速决策的能力;更能刺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激素的分泌,这些物质能穿过血脑屏障,促进大脑健康;成功完成挑战性训练能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利于对抗焦虑和抑郁。

适合人群:需要提升专注力、决策力的学生和上班族,以及希望维持独立生活能力的老年人。

③高强度间歇训练:大脑的“压力适应器”

高强度间歇训练、Tabata训练、循环力量训练等能在短时间内给大脑充电,通过极高强度的运动,高效提升BDNF水平,增强大脑的抗压能力,让人们面对生活中的突发压力时能更加从容。

适合人群:时间紧张、有一定运动基础、想快速提升脑力的人。

注意事项:这类运动强度大,对心肺功能要求高,初学者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谨慎尝试,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④技巧性运动:大脑的“神经网络建筑师”

球类运动、舞蹈、太极拳、瑜伽、普拉提等运动能给大脑搭建更复杂的神经网络,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复杂的神经肌肉协调性,运动过程能让大脑在小脑、基底节和运动皮层之间建立新的神经通路,增强大脑的可塑性,还能提升思维的敏捷性。

适合人群:希望全面提升大脑综合能力,并享受运动乐趣的人。

⑤灵活性训练与冥想训练:大脑的“系统重置器”

瑜伽、关节活动度训练、拉伸训练、正念冥想等运动强度不高,但能激活副交感神经,有效降低压力激素的水平,让身体从紧张模式切换到放松模式。结合深呼吸和身体感知,这些练习还能增强我们对情绪和思维的觉察力。

适合人群:压力大、易焦虑的人,高强度运动后进行恢复训练的人。

图:视觉中国、刘智恒

来源:健康中国

编辑:华心怡、沈毓烨

审核:王馨雨

点击上图小程序

领取“乐动上海”体育消费券

小体推荐

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在沪闭幕,海内外赛艇健儿难忘上海时刻
跟着赛事游上海!2025“乐动上海”体育消费券(观赛类)等你来领
明早8点!快来领新一轮“乐动上海”健身类体育消费券(附全市定点场馆名单)
快来加入“小体朋友圈”,发现身边的“乐动上海”体育消费券定点场馆,健身享优惠!
体育赛事方向!上海市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奖励(第二批次)开始申报啦

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合同示范文本发布,首批782家门店和场馆率先签署承诺书

为一场赛事赴一座城!2025年,跟着赛事游上海

小体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联系邮箱:shtyx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