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松江 > 文章详情

解锁“鲜甜肥美”密码!松江地产大闸蟹新品系实现“超预期”增长,70%都是“超大个”

转自:上海松江 2025-11-02 07:20:21

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频发,给以肉鲜味美著称的大闸蟹带来了严峻的“抗晒”考验。为应对这一挑战,上海海洋大学联合松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及大闸蟹养殖主体,深耕种源创新研究,并已在中华绒螯蟹国家级良种与新品系中取得新突破。

走进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一方方带有编号的蟹塘映入眼帘。蟹农们正从后备亲本培育区的蟹塘里捕捞国家级良种“江海21”及“江海21”M选育系(暂定名),为测产工作做准备。只见刚出水的大闸蟹个头饱满、活力充沛引来一片赞叹。随后,工作人员对两个品系大闸蟹的规格、体重等指标进行了专业测量。

测产数据显示,M选育系成蟹平均体重275.43克,超大规格比例占七成,抗高温性能显著优于普通品系。“测产数据十分理想,在今年的气候条件下取得这么好的结果,甚至可以说超出预期。”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表示,“我们希望能够尽早布局,选育出耐高温的河蟹新品种,满足市场和养殖户的需求。”

松江是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核心区域之一,其种源创新研究由王成辉教授团队提供核心技术支撑。为了应对越来越频繁的高温天气,王成辉教授团队早在数年前便前瞻布局,在原有国家级良种“江海21”的基础上,采用多代定向选育与优势基因筛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种质创制工作,培育抗逆性新品系,为产业多元化需求提供新种源保障。

作为“江海21”全国规模最大的亲本培育基地,上海鱼跃合作社(大泖基地)年供应优质亲本占全国市场70%。此外,合作社还是中华绒螯蟹亲本高质量培育技术体系的核心实施载体,开展高质量亲本标准化养殖实践,系统跟踪评价亲本繁育性能与育苗效果。

M选育系成蟹更耐热、更抗逆的特性,让合作社切实感受到科技赋能的价值。“亲本体质增强了,苗种成活率提高了,成蟹品质更优良了,养殖户的钱包也更鼓了。”鱼跃水产合作社总经理顾怡介绍,鱼跃水产合作社是松江“河蟹养殖主力军”,养殖面积达1600多亩,今年更是率先获得“松江泖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许可。

好种也需配好料,科研人员还为大闸蟹定制了专属食谱。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营养饲料组团队成员王晓丹表示:“大闸蟹抗高温、鲜甜、多油的品质都与科学饲养密不可分,我们会根据其生长阶段和不同品系,精准调配饲料,添加提升免疫力的添加剂,从营养调控的角度进一步增强它的抗逆性能。”

当前,松江正推进“江海21”与M选育系生长性能对比试验,年内已完成5次关键性状测定,各项数据均达到预期目标,为新品系的后续研发提供核心技术依据。在产学研协同发力下,松江河蟹正以更优良的品质走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 

记者:刘芮孜  蔡斌 刘青

编辑:桂可欣

审核:颜瑾 臧昳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