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城市日到来之际,正义网联合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开讲第57期检察官公开课。本期直播主题为《【世界城市日】打造上海“国际范儿”》,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第三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白江,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第六检察部二级检察官助理夏秋艳,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第三检察部四级检察官助理胡皓煜以“食、住、行、娱”为切入点,用中英文双语向公众展示了上海检察机关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所做的“隐形守护”。本场直播全网观看量近200万。
如何做好跨境电商平台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夏秋艳分享了上海市首例明确跨境电商平台食品安全责任的公益诉讼案:一家海淘网站上的买手违规销售来自核辐射泄漏区的进口清酒,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对此,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联合静安区检察院构建起完整的跨境证据链,成功追究海淘网站与买手的责任,并推动平台建立长效风控机制,为“足不出户买全球”的消费模式筑牢了安全底线。
夏秋艳介绍了检察机关打造生态城市、加强候鸟栖息地保护的上海方案。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上海的生态名片,也是全球候鸟保护网络中的关键一环,但附近养殖户们为保护农田、养殖水域架设的防护网线成了候鸟的“死亡陷阱”。为解决“人鸟矛盾”,崇明区检察院创新采用“定标准、解民忧、督履职”三步工作法,推动出台《农林渔业防鸟网线使用指南》,将防鸟线间距从原来的20-30cm扩大到30-50cm,将原本透明色的防鸟网更换为蓝色等有色防鸟网,减少鸟类撞击问题。同时,协同各方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从“防鸟伤农”到“护鸟保收”的共赢,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提供了法治智慧。
胡皓煜讲述了杨浦区检察院将无障碍设施融入城市每个角落的具体案例。2024年,杨浦区检察院收到一封由区人民建议征集办转来的信件,建议人李女士是一名残障人士,她在信中提出了希望进一步完善杨浦区图书馆无障碍设施的建议。收到信件后,杨浦区检察院联合“益心为公”志愿者、建筑文物专家等展开调查,发现这座有百年历史的杨浦区图书馆存在无障碍电梯轿厢内没有语音报层功能、无障碍卫生间缺少多功能台、无障碍阅览区域前未铺设盲道等问题。杨浦区检察院通过“多元参与、空间优化、细节平衡”三种策略,既守住了历史建筑的风貌,又让特殊群体真正享受到了平等的文化服务。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检察机关是如何依法保护国内外企业知识产权的?胡皓煜介绍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1亿余元的知名品牌积木“盗版帝国”案件。犯罪组织1:1复制了积木颗粒,连搭建说明书上的每一个步骤图示、外包装上的色彩字体、乃至产品的陈列方式都力求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面对1600多款侵权产品、家族化犯罪团伙和“零口供”难题,检察机关通过构建“多维穿透”式证据体系、阐释国际著作权保护规则、践行平等保护理念,对犯罪团伙实现全链条精准打击。该案的成功办理,有力提振了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信心,成为上海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在互动问答环节,有网友好奇:检察官讲了“食、住、行、娱”,是否有“衣”方面的保护?白江表示,上海检察机关早就在服饰消费维权等领域发力,虹口区检察院办理的全国首例网红主播直播售假案就是极具代表性的案例。被告人廖某通过直播间销售假冒的国外奢侈品品牌服装、饰品、手表等商品,累计涉案金额达千万元级。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指导公安机关固定“供货厂家—主播团队—平台销售”全链条证据,查清团队分工包装、虚假宣传的犯罪细节。最终,廖某及团队6人、供货商家39人被依法判刑。该案体现了检察机关让群众“买得放心、穿得安全”的决心。
从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到守护候鸟栖息地,从百年图书馆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到正品玩具背后的知识产权保卫战……检察官的精彩讲述,让公众切实感受到了“检察蓝”为打造上海“国际范儿”所付出的努力。


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本期直播回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