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松江 > 文章详情

院内首例!上海交医附属松江医院心内科用“小夹子”解决心脏“大门漏水”

转自:上海松江 2025-10-19 07:52:4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微创瓣膜介入团队日前在超声科、麻醉科、导管室、护理部等多学科的协助下,成功应用K-Clip(经导管三尖瓣环成形术)救治一名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术后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帮助患者修复了心脏“大门”的严重“漏水”。据悉,这例手术是上海交医附属松江医院首例,也是上海区域性医疗中心中首次成功应用该技术的案例。

患者是一名67岁的女性,两年来一直胸闷气短,下肢水肿,有时脚肿得连鞋都穿不下,并长期服用心力衰竭药物。今年4月她在外院进行主动脉瓣植入手术,近期症状又加重。她还患有肝硬化、三系减少等疾病,整体健康状况差,病情复杂。来到交医附属松江医院后,心内科评估显示,她三尖瓣环严重扩张,即心脏右侧的“门”松得合不拢,反流程度达“极重度”,手术难度和风险较高。

术前食道超声提示三尖瓣重度反流。

冠脉CTA提示三尖瓣瓣环距离右冠最短只有3.77mm。

面对患者TAVI术后操作困难、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等潜在风险,心内科主任侯磊带领住院医师孙涛等团队成员反复评估、周密准备,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实施K-Clip三尖瓣环成形术,以微创方式解决患者痛苦。

结构性心脏病微创瓣膜介入团队。

侯磊介绍,重度三尖瓣反流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传统治疗手段有限。K-Clip作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微创介入治疗三尖瓣反流的器械,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K-Clip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患者创伤,对于高龄以及身体条件无法承受开胸手术的患者来说意义重大。”侯磊说。

术后食道超声提示反流情况明显好转。

手术当天,术前经心脏超声及CTA检查,患者三尖瓣环扩大明显,反流位置复杂。手术团队根据影像结果精准规划,分别于后瓣环及前、后瓣环处植入两枚K-Clip夹合装置,就像在心脏的后背“门框”和前后交界各夹一枚“夹子”,增强瓣叶对合。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即时评估显示,患者心脏由原来的“大漏水”变成“轻微渗水”,喘和肿也明显减轻。手术效果显著,患者症状迅速缓解。

记者:李天蔚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桂可欣 张小小

审核:周样波 周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