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虹口 > 文章详情

来看“动起来”的鲁迅!“寻迹鲁迅光影”鲁迅原版照片复原大展启动

转自:上海虹口 2025-10-18 19:22:15

百年来首次公开展出的鲁迅照片、126帧珍贵历史影像、AI修复的动态照片……10月18日,鲁迅文化周系列活动之“寻迹鲁迅光影”鲁迅原版照片复原大展开幕式在虹口区今潮8弄举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强,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出席活动。

作为2025年鲁迅文化周的重点活动,本次展览运用前沿8K超高清修复技术,对历史影像进行复原,其中绝大部分照片由鲁迅家属提供,多幅照片为近百年来首次公开展出。这些经过技术修复的珍贵史料,让观众得以穿越时空,感受一个更加立体真实的鲁迅形象。

展览以鲁迅先生生平为时间线,从东京的青年、上海的作者、再到怀抱海婴的父亲,展现了鲁迅的多面。展览中的一大亮点,是将经典照片利用AI技术转化为动态照片与视频,并邀请周令飞先生对动态照片进行配音,重现了鲁迅慷慨激昂的演讲、与家人的亲切互动等场面。

△展览中AI制作的动态影像

图中画面是1932年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激情演讲的经典一幕。在这场题为《再论“第三种人”》的演讲中,他慷慨激昂、痛斥时弊,其言论对华北学生产生了巨大的鼓舞力量。在展览中,AI技术让这张静态照片“活”了起来,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鲁迅的思想在短视频时代重焕新生。

△原版照片与AI生成的动态影像

这张全家福也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影像之一。在AI技术的还原下,先生望向家人时的温柔眼神得以生动重现。这使得展览中的鲁迅形象超越了人们熟悉的“横眉战士”,更展现出一位温和丈夫与慈爱父亲的侧面,让历史人物变得有血有肉、充满温度。

“猜猜这张照片里,鲁迅先生在哪?”展览现场,周令飞先生还和观众们做了一个有趣的互动。待大家仔细辨认后,周令飞先生揭晓了谜底:“他就在海婴的身后,那双正抱着海婴的手臂,就是鲁迅先生。”

展览中还对部分旧照片与修复照片进行了对比,将模糊的原始图像与8K修复后极为清晰的版本并列展示,直观展现了修复技术在还原历史细节上的惊人效果。修复后的鲁迅先生眉眼间的神采清晰可见,连眼角的细纹、胡须的轮廓和面部肌理的细微变化都得以细腻呈现。

“这张大合影上的人脸,是一个一个修复的,原版非常模糊,只有大概的轮廓。”工作人员介绍到,“这张照片里还有和鲁迅相关的一位历史人物,就是中学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一位在鲁迅笔下被纪念的人物,在这张被修复的合影中与她所敬重的师友出现在同一时空,让历史的回响于此形成闭环。

在展览的最后一章,集中呈现了多张鲁迅先生晚年居于虹口时期的生活影像。1933年4月,鲁迅从北四川路的拉摩斯公寓迁入施高塔路大陆新村1弄(今山阴路132弄)9号,这里也成为他在上海最后的居所。

在这些珍贵的照片中,有多帧摄于大陆新村寓所门前,定格了先生在此生活的真实片段。作为鲁迅晚年工作与生活的重要区域,虹口与其结下深厚渊源。本次“寻迹鲁迅光影”大展落地虹口,既是对这段历史文脉的有力延续,也是对鲁迅精神在当代的重新激活。

展览现于今潮8弄海派文化中心二楼举办,持续至11月18日。此次展出的珍贵史料让鲁迅的形象从教科书中的符号变得更加丰满、真实,有助于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从更立体的角度理解鲁迅其人、其文、其精神。

记者:王欣竹

图片:杨伯荣

编辑:王欣竹

上海十月热如盛夏!市民短袖出行,荷花反季开放,高温纪录即将刷新?
挑战人类首次驾驶帆船环航南极洲!“翟墨1”从北外滩启航
虹口观察丨解码虹口假日经济如何点“流”成金
北外滩,何以二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