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看不清
忘记密码?
模糊搜索
作者搜索
标题搜索
正文搜索
摘要搜索
查看新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视频
在场
观观观察局
文汇视讯
文汇艺术
文汇大家聊
文汇馆长说
文汇青年营
潮探007
冲呀花花采访团
魔都三棱镜
汇演
艺见
许蜜桃
我不是唐亿森
速瞰天下
书人茶话
顾问天下
上海时刻
晏秋秋
江江三人行
饭小兔的美学洞窟
Biu比由
文汇科代表
解放日报谢飞君
政情
@康平路
直通200号
伴公汀
上海一周
反腐记
抗战·上海寻迹
交汇点
市政厅
经济
财经连线
产业观察
金融区块链
流量研究所
市场解码
任我行
产经
市场
城生活
财经
城事更新
文化
文旅乐游
文化观澜
文艺清单
文化视点
独家探班
观众席
片场视听
文汇人文之城
台前幕后
文化生活
副刊
新民艺评
朝花时文
海上记忆
上书房
笔会
文汇文艺评论
文汇文艺百家
文汇读书
夜光杯
民生
民声直通车
上海辟谣平台
人民建议
读者
城市的味道
帮侬忙
上海滩
民生调查
侬好上海
谈天
区情
浦江眼
前沿风
郊野笔记
上海屋檐下
海上755
区域
Yeah!上海
十六区
郊野大地
评论
观见
时评
文汇时评
视点
新民眼
思想
上观学习
思想汇
学林
论苑
文汇智库
文汇学人
文汇讲堂
深度
纵深
原点
申观察
科创
创新之城
科创前沿
科学新知
科科哒
教卫
教育在线
文汇教育
教育星球
学堂有名堂
医声医事
哎哟不怕
健康生活
第医线
康健园
医本正经聊天室
体育
运动+
文汇体育
新民体育
新民场外音
厉苒苒
社会
说法
案页
十二公民
新瞰点
新民法谭
新音频
长三角
华东局
江南
城市志
要闻
时政要闻
国内
港澳台
北京来信
山海情
风物
京华传真
国际
世界观
大局观
海外惊奇
文汇环球
国际视点
深海区
侨梁
浩峰说
天下
早读
纵览
时事
话媒堂
上官河
汇闻
新民早报
视觉
图数图说
见识录
大视界
数据洋葱
文汇视觉
图个明白
新民印象
直播
文学报
新批评
文学现场
世界文学
品牌
健面谈
文创+
大区势
企示录
一起来
科创上海
微观上海
车天下
品牌汇
教育汇
文旅在线
新民汇
新民亲选
援疆风采
喀什风情
爱我国防
新民小记者
万象
专题
直播
上观号
电子报
解放日报
文汇报
新民晚报
上海日报
新闻晨报
上海法治报
社区晨报
东方体育日报
文学报
浦东时报
新民周刊
上海宣传通讯
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虹口
>
文章详情
来看“动起来”的鲁迅!“寻迹鲁迅光影”鲁迅原版照片复原大展启动
转自:
上海虹口
2025-10-18 19:22:15
百年来首次公开展出的鲁迅照片、
126帧珍贵历史影像、AI修复的动态照片……
10月18日,鲁迅文化周系列活动之
“寻迹鲁迅光影”鲁迅原版照片复原大展
开幕式在虹口区今潮8弄举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强,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出席活动。
作为2025年鲁迅文化周的重点活动,本次展览运用前沿8K超高清修复技术,对历史影像进行复原,其中绝大部分照片由鲁迅家属提供,多幅照片为近百年来首次公开展出。这些经过技术修复的珍贵史料,让观众得以穿越时空,感受一个更加立体真实的鲁迅形象。
展览以鲁迅先生生平为时间线,从东京的青年、上海的作者、再到怀抱海婴的父亲,
展现了鲁迅的多面。
展览中的一大亮点,是将经典照片利用AI技术转化为动态照片与视频,并邀请周令飞先生对动态照片进行配音,重现了鲁迅慷慨激昂的演讲、与家人的亲切互动等场面。
△展览中AI制作的动态影像
图中画面是1932年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激情演讲的经典一幕。在这场题为《再论“第三种人”》的演讲中,他慷慨激昂、痛斥时弊,其言论对华北学生产生了巨大的鼓舞力量。在展览中,AI技术让这张静态照片“活”了起来,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鲁迅的思想在短视频时代重焕新生。
△原版照片与AI生成的动态影像
这张全家福也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影像之一。在AI技术的还原下,先生望向家人时的温柔眼神得以生动重现。这使得展览中的鲁迅形象超越了人们熟悉的“横眉战士”,更展现出一位温和丈夫与慈爱父亲的侧面,让历史人物变得有血有肉、充满温度。
“猜猜这张照片里,鲁迅先生在哪?”展览现场,周令飞先生还和观众们做了一个有趣的互动。待大家仔细辨认后,
周令飞先生揭晓了谜底:“他就在海婴的身后,那双正抱着海婴的手臂,就是鲁迅先生。”
展览中还对部分旧照片与修复照片进行了对比,
将模糊的原始图像与8K修复后极为清晰的版本并列展示,
直观展现了修复技术在还原历史细节上的惊人效果。修复后的鲁迅先生
眉眼间的神采清晰可见,连眼角的细纹、胡须的轮廓和面部肌理的细微变化都得以细腻呈现。
“这张大合影上的人脸,是一个一个修复的,原版非常模糊,只有大概的轮廓。”工作人员介绍到,“这张照片里还有和鲁迅相关的一位历史人物,就是中学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一位在鲁迅笔下被纪念的人物,在这张被修复的合影中与她所敬重的师友出现在同一时空,让历史的回响于此形成闭环。
在展览的最后一章,集中呈现了多张鲁迅先生晚年居于虹口时期的生活影像。1933年4月,鲁迅从北四川路的拉摩斯公寓迁入施高塔路大陆新村1弄(今山阴路132弄)9号,这里也成为他在上海最后的居所。
在这些珍贵的照片中,有多帧摄于大陆新村寓所门前,定格了先生在此生活的真实片段。作为鲁迅晚年工作与生活的重要区域,虹口与其结下深厚渊源。本次“寻迹鲁迅光影”大展落地虹口,既是对这段历史文脉的有力延续,也是对鲁迅精神在当代的重新激活。
展览现于今潮8弄海派文化中心二楼举办,持续至11月18日。此次展出的珍贵史料让鲁迅的形象从教科书中的符号变得更加丰满、真实,有助于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从更立体的角度理解鲁迅其人、其文、其精神。
记者:王欣竹
图片:杨伯荣
编辑:王欣竹
上海十月热如盛夏!市民短袖出行,荷花反季开放,高温纪录即将刷新?
挑战人类首次驾驶帆船环航南极洲!“翟墨1”从北外滩启航
虹口观察丨解码虹口假日经济如何点“流”成金
北外滩,何以二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