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教师博雅 > 文章详情

师说 | 路上的风景

转自:教师博雅 2025-10-18 10:39:49

转载请注明上海市教委官方微信“教师博雅”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是老师用他们优秀的言传身教,点燃了无数学生的梦想与希望。“教师博雅”推出“师说”专栏,讲述“教”与“学”的动人故事。

路上的风景

文 /  周隽韬

单位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上一届学生在毕业之后,给了我一个惊喜。课代表雨若和她的伙伴们手制了一本“书”,郑重地交付给我——

一些不那么“考场佳作”的生活随感,一些诗歌的创作尝试,一些很平凡但又很有味道的来往信件。出乎意料的是,还选编了一些一模二模的文章,她们把这一辑命名为“走过的路”,看来是已经和曾经的大红叉和解了。清心在信件中坦诚地说:“中考之后忘掉了您教的答题方法,但还是很喜欢苏轼和陶渊明。”

我几乎可以确信这些孩子们抓到了我讲课的重点。也许忘掉那些功利的套路,用诗意的眼光来看路上的风景。这件事,更有语文味儿。

走在教语文的第五年,我更坚信语文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对母语掌握的程度,决定了我们理解世界的广度与深度,也影响着我们看待生活的方式和角度。如何教会学生,用语文的眼光看待路上的风景,或许正是我不断探索的课题。

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编选了一些名家名篇。作者们以文字再现的景象,不同于摄像机的客观记录,总带有一些“我”的色彩。路上的风景映在眼底,流转于心中,再付诸笔尖,便是一个从感受到表达的过程。而面对这些从信息时代生长起来的孩子们,我深知,对美好的敏感已经成为了一种稀缺的品质。好在还有语文,还有这些精彩的文字,它们隐隐约约搭出了一条寻美的路径。

“宗璞写了几种丁香?”

“白丁香和紫丁香。”

“非也。她写了尘土纷嚣中的丁香,夜色中的丁香,斗室外的丁香和雨里的丁香,它们各有各的美。”

仅仅从视觉中颜色这一维度,用文学的眼光便可打开孩子们敏锐的心。他们从城外丁香“两片雪白”中感受到了这一片白脱颖而出的纯度;从窗前丁香“一片莹白”中体会到了光线交织下白的透明度;从月光下的丁香“白的潇洒”中品味出了幽暗中白色利落的清晰度……

所有的风景,便是一颗细腻的文学的心与丰富的世界的相遇。而我们能做的,便是教给他们看世界的方法,再给他们一个看一看世界的机会。

“现在是下午三点,我们来一起看看窗外的夹竹桃叶。它是不是也很美呢?你能说说它美在哪儿吗?”

路上的风景总是有的,在《美好的校园》这篇习作里,我看到孩子们写到了放学时鱼儿游过小池里披着夕阳的水波,暴雨后积水里倒映着小亭的红栏绿瓦……这些美好的文字给了我更大的信心,也促生了我们六年级备课组设计的第一份项目式学习单,我想让孩子们再走出去看看。

当双节遇上“触摸城市脉搏,共绘滨江画卷”——制作宝山滨江导览图这一项目活动,孩子们观察世界的天性和天马行空的创作就这样获得了一个载体。聚焦于宝山这座城市的景观资源,滨江一线也都是风景。

节后,翻阅着孩子们设计的导览图。有他们手工精心绘制的导览路线,有他们几番比较选定的最佳观景地点与角度,也有他们对景物的细致描摹和内心感悟。看着一张张照片中的笑脸,确实作业也能这么有意思。

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顽皮男生的作品。这个平时精力旺盛,有些坐不住的孩子,到访了炮台湾湿地中的矿坑花园,并以这样一句话作为课堂展示的结尾:“原来城市曾经的伤疤也能变成一片美丽的花园。”他认真的分享赢得了其他孩子热烈的掌声,而我也在掌声中久久凝神。或许美好不仅仅是被发现的,它也需要一个机会,来创造它自己。

最近又收到了课代表雨若的来信,她说在高中,同学们更爱“卷”理科,她有些读懂了《记承天寺夜游》里“闲人”的味道。不过,在生物竞赛的间隙,她还是在学习填词和写诗。我是这样回复她的:

“无论是月之于苏轼,或是丁香之于宗璞,一旦文学的自觉产生,人生便不再孤独。生活中的种种关隘本身,自然不值得赞颂,不过它确实以一种坎坷的方式,召唤着我们对美好的期待。”

就如教学之路,总有很多挑战也有很多坎坷。只愿我们永远珍视着、创造着路上的风景。最好要一直热爱文字,也一直热爱这个世界。

编辑:陈佟

往期推荐

师说 | 以“青椒”之名,赴教育成长之约

师说 | 回望 静守 遥寄

师说 | 让科研之果在教学中生长

师说 | 我们的语文老师汪习麟先生

师说 | 年味·语文味·中国味

师说 | 熠熠师恩

师说 | 在热爱与赏识中成长

师说 | 难忘的教育瞬间

师说 | 红与黑

师说 | 一路相伴

师说 | 木子的故事

师说 | “早早”老师的魔法

师说 | 人生辅助线

师说 |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旅程

师说 | “青椒”月记

师说 | 我和老妈的师生情缘

师说 | 向阳而生

师说 | 和孩子们一起写作

师说 | 最好的老师

师说 | 铁树花开

师说 | 与第一届学生的友谊

师说 | 解读心灵的密码

师说 | 擦亮星星的人

师说 | 老师,这枚“戒指”送给你

师说 | 超级“辩”“辨”“变”

师说 | 种子终究会开花

师说丨青春的摆渡人

师说丨平凡而伟大的“小女人”

师说 | 亦师亦友的学术引路人

师说 | 念师恩

师说 | 小漆匠觅“QI”趣

师说 | 为师两得

师说 | 想念恩师张秋生

师说 | 你让我看见了自己的世界

师说 | 你也有独一无二的香气

师说 |一路同行,让我们并肩到底

师说 | 一跃而上,向着高处飞翔

师说 | 你好,“小勇士”

师说 | 享受教育的幸福

师说 | 您教的不仅是书,更是孩子们的人生

师说 | 野百合也有春天

师说 | 球服的回忆

师说 | 我的润毅老师

师说 | 记忆中的那片彩霞

师说 | 播种

师说 | 我的老师们

师说 | 亲爱的“贾母”

师说 | 赢得属于自己的冠军

师说 | 花开冬暖,满室生香

师说 | 她穿过人潮向我走来

师说 | 请君唱一曲

师说 | 无声,亦有声

师说 | 良师如玉

师说 | 怀念李老师

师说 | 一部手机叩开一扇心门

师说 | 我的导师毛敏

师说 | 一段暖心话,留存二十年

师说 | 谢谢您送给我整个春天

师说 | 眼见为“虚”

师说 | 带着“三心”走进儿童的世界

师说 | 夏日的礼物

师说 | 她,让我永远“正衣”前行

师说 | 神“奇”体委

师说 | 美好如斯

师说 | 长大后,我要成为你

师说 | 你好,我的“坏情绪”

师说 | 两次饭,两堂课

师说 | 聚光灯下的他

师说 | “饭勺”交响曲

师说 | 三十而励

师说 | 犹忆导师二三事

师说 | 听见心底的声音

师说 | “虫虫男孩”成长记

师说 | 一双慧眼,一颗玲珑心

师说 | 爱的回应

师说 | 当“乘法分配律”遇见劳动教育

师说 | 两封“联名信”

师说 | 走,我们去山顶

师说 | 爱,如你所是

师说 | 在最美的时光邂逅崭新的自己

师说 | 教育也需要“留白”

师说 | 从跑新闻到教新闻

师说 | 纸条提问激发课堂新变

师说 | “笨小孩”的回信

师说 | 陈老师,我想您了

师说 |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师说 | 这是一个神奇的农场

师说 | 劳行 · 动心

师说 | 严厉也是一种爱

师说 | 神奇的23号

师说 | 月光下的追忆

师说 | 你是白马

师说 | “天使”与“浮桥”

师说 | 常常想起你,华老师

师说 | 一个微笑和两封信

师说 | 班主任老宋

师说 | 甜蜜的选择

师说 | 编织青春的藤蔓

师说 | 以孩子为“师”

师说 | 安排座位的风波

师说 | 双向奔赴的爱

师说 | 自然课上的小故事

师说 | 共享,让作文“动”起来

师说 | 助你开启自信人生

师说 | 云端“梦工厂”

师说 | 别忘了,你是一块玉

师说 | 金色的发卡

师说 | 我想做主持人

师说 | 面子

师说 | 让朗读更好“玩”

师说 | 多一把尺子便多一个人才

师说 | 海不辞水 故能成其大

师说 | 让“小绵羊”勇敢起来

师说 | 作文抄袭之后……

师说 | 深刻的故意

师说 | 调皮男生的课间很“精彩”

师说 | 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师说 | 每一朵雪花都美好

师说 | 让学生服气,我有秘诀

师说 | 孩子,别急着把刺竖起来……

师说 | 小精灵复“活”记

师说 | 亲其师,信其道

师说 | 制鞋人的快乐与忧愁

师说 | 我的教育引路人

师说 | 于无声处起涟漪

师说 | 我的老师刘旦宅先生

师说 | 我们的老李

师说 | 守夜人

师说 | 在反思中“乘风破浪”

师说 | 他变了

师说 | 当“不速之客”来敲门

师说 | 班主任的情结与情怀

师说 | 云端“心”调试

师说 | 传递爱的故事

师说 | 你好,糖果老师

师说 | 抓住时机,教育更有效

师说 | 云端的爱,时刻都在

师说 | 来吧,我们谈谈心

师说 | 这个夏天有点甜

师说 | 做自己的勇士

师说 | 自律促成长

师说 | 情绪小瓶子的故事

师说 | 守护童心彩“云”间

师说 | 用爱护航 用心前行

师说 | 陪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师说 | 云端的陪伴与守护

师说 | 一叶盛满爱意的小舟

师说 | 我愿燃微弱之光

师说 | 新手“主播”进阶路

师说 | 你是我的灵感

师说 | 很高兴在云端重新认识你

师说 | 班级日志“云”小结,家校沟通“心”相连

师说 | 我的“空中课堂”2.0

师说 | 我们和你在一起

师说 | 线上教学的“巡道工”

师说 | 让我们用“图像”来对话

师说 | “慢”步云咨询

师说 | 浦汇“主播”们的多重奏

师说 | 谢谢你,蜗牛!

师说 | A+男孩成长记

师说 | 为师三十载

师说 | “老兵”变形计

师说 | 静待花开

师说 | “音”爱追梦

师说 | 充满爱意的花束

师说 |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

师说 | 合欢树下

师说 | 躬身入戏“护”新苗 匠心独运铸“医”魂

师说 | 放慢脚步,等待成长的亮色

师说 | 与众不同的棒棒糖

师说 | 把他们种在心里

师说 | 做好“黏合剂”,班级一家亲

师说 | 老师的老师

师说 | 我和我的两位导师

师说 | 诗漾年华,圆梦童心

师说 | 相拥的欢喜

师说 | 且传且习,如砥如砺

师说 | 一条批语引发的故事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征稿启事

“教师博雅”微信公众号现面向广大读者征集“师说”专栏稿件“师说”是一个讲述老师故事的栏目,可以回忆求学时的老师,可以述说自己的教学故事,可以探讨实践的教学理念。期待您真诚的来稿,文章篇幅在1500字内。来稿刊发,支付稿酬。

【注意事项】

文章须为原创,如果作者所投稿件非原创或者已发表,所引起的版权纠纷由作者自行承担。

【投稿方式】

来稿请发送至邮箱jyxwxczx@163.com,并在邮件标题中注明“‘师说’专栏投稿”,同时请在邮件中注明单位、姓名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