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文章详情

【科普先锋】对乙酰氨基酚陷争议? ——拆解真相:它仍是孕期的“可靠退热药”

转自:上海市同仁医院 2025-10-17 18:11:12

对乙酰氨基酚

陷争议?

可靠吗?安全吗?

诊间故事

孕32周的林女士一早醒来,喉咙像被火燎过般灼痛,连咽口水都困难。体温一路飙升到39℃,她和丈夫在“吃药伤胎”的担忧中挣扎许久,最终还是赶往医院求助。

胎心监护仪传来宝宝有力的心跳声,让林女士紧绷的神经稍缓。医生检查后温言解释:“持续高烧对宝宝的威胁,其实远大于规范用药。你担心的对乙酰氨基酚,正是孕期首选的退烧药。”

服下药后,不到两小时,体温便稳步下降,喉咙的灼痛也明显缓解。林女士靠在丈夫肩头,终于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众所周知,孕妇、产妇这类特殊人群用药需格外谨慎,稍有不慎就可能对胎儿、新生儿造成伤害。但在孕期或哺乳期,若不慎感冒引发酸痛、头晕、发热等不适,对乙酰氨基酚仍然是缓解症状的首选用药这难免让人疑惑:对乙酰氨基酚究竟是什么药?为何能成为特殊人群的“安心之选”?其临床应用范围又涵盖哪些场景?

结合近期关于“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引发自闭症、孕妇避免使用”的言论,让这款常用药又一次成为焦点。不过,全球权威医疗机构已纷纷驳斥该说法——从世卫组织到欧美卫生监管机构均明确,目前无科学证据证实其与自闭症因果相关,且该药安全性早已通过长期临床验证,尤其在孕期、产后等特殊时期合理使用,是缓解不适的重要手段

01

FDA药物安全等级??

我们从药物的妊娠分级体系去理解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根据对于胎儿的危害性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数据,将药物分成了A、B、C、D、X 5个等级,其安全性逐级下降,其中X级为禁用级别。具体分级为:

A 类:可安全使用,如维生素类等。

B 类:未见到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该类药物在有明确指征时可慎用,例如青霉素、大部分头孢菌素等。

C 类:动物研究证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性(致畸或胎儿死亡),只有在权衡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使用。

D 类:已有明确证据显示,药物对人类胎儿有危害性,这类药物一般应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可在严密观察下使用。

X 类:对动物和人类的药物研究或人类的用药经验表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而且孕妇应用这类药物无益,因此禁用于妊娠期和可能怀孕的患者,如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等。

对乙酰氨基酚属于FDA妊娠分级的B级药物,是孕期相对安全的解热镇痛药。事实上,在美国FDA的妊娠药物安全性分级系统中,吲哚美辛、萘普生、布洛芬等大多数解热镇痛药均属B 级,相比较而言,对乙酰氨基酚更为安全。

02

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

作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之一,对乙酰氨基酚的核心作用聚焦于“解热”与“镇痛”两大维度,且作用机制清晰明确:它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致热、致痛物质的释放,从而快速缓解发热症状与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肉酸痛等),尤其适配孕期、哺乳期女性的用药需求。

解热:精准应对发热症状

●适用情况:

能应对普通感冒/流感引发的中低度热(37.3-39℃)、高热(39℃以上),也可缓解急性扁桃体炎、术后吸收热等疾病伴发的发热。

●优势:

缓解发热带来的乏力、肌肉酸痛,儿童、孕妇等耐受度低的人群也适用。

●注意:

仅退温,无法治疗引起发热的根本病因,因此退热后仍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镇痛:覆盖多类轻中度疼痛

●常见场景:

能缓解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慢性钝痛。

●特殊场景:

小手术(拔牙、体表手术)或轻微创伤(扭伤)后,单独用可止痛;中大型术后,与阿片类药物联用,能减少强效药用量和副作用。

如今,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孕期“可靠退热药”,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已得到全球权威机构的充分验证。但需要强调的是“安全”的前提是科学、规范地使用。希望每一位孕期妈妈都能摆脱用药焦虑,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合理用药,既能守护好自身健康,也能为宝宝的健康发育筑牢安全屏障。

就诊地址:上海市同仁医院门诊4楼妇产科门诊 

上海长宁区仙霞路1111号地铁:2号线北新泾站 

门诊咨询电话:400-920-9995

特需咨询电话:52039999-转-71612

妇产科住院部咨询电话:52039999-转-72431

供稿:徐纬纬、张晨云
审核:卞   政
校审:戴   云

预约就诊请关注公众号: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TONGREN HOSPITAL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欢迎关注同仁医院官方微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