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有没有想过:
外壳没沾鸡粪的鸡蛋
就真的“干净”吗?
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母鸡生蛋和排便都会经过“泄殖腔”,因此鸡蛋和鸡屎总是会相遇。那些看似干净、未沾染鸡屎的鸡蛋,实则可能携带肉眼无法察觉的致病菌。
相关调查显示,蛋壳表面总细菌数量约达150万个,这个数字虽令人咋舌,却不必太过担忧。要知道细菌本就存在于周遭环境,人体每平方厘米也可能有一万到一百万个数量不等的细菌菌落。
值得我们警惕的是鸡蛋中“最脏”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
事实上,蛋壳表面有明显粪便污物的,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检出率高且菌落数多;蛋壳表面干净的,大多只检出大肠杆菌,且菌落数较少 。
曾有实验专门研究了表面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鸡蛋。表面污染较轻的鸡蛋(看起来干净的鸡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被微生物侵染到内容物,一般在25℃下贮存3天,沙门氏菌便可穿过蛋壳及壳膜侵染蛋内容物;表面污染较重的鸡蛋,微生物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并侵入鸡蛋内部。
沙门氏菌是一种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常见于蛋类、肉类和生牛奶中。
沙门氏菌可能会在蛋壳形成之前由受感染的母鸡生殖组织污染鸡蛋,进而还会污染到鸡蛋的内部。
更需警惕的是,沙门氏菌拥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它既耐盐又耐低温,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数周,在水中能存活3周,即便是在粪便里,其存活时间也能长达2个月。而被沙门氏菌感染后,轻则会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严重可能会导致死亡。
我国相关调查数据进一步揭示了其危害:在所有因食用鸡蛋引发的疾病案例中,由沙门氏菌污染鸡蛋导致的病例占比高达70%至80%。
由此可见,对于沙门氏菌的潜在风险,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绝不能掉以轻心。
尽管鸡蛋中可能存在的沙门氏菌具有危险性,但应对它并非难事。只要在食用鸡蛋时做好以下6点,就能最大程度规避其带来的伤害。
鸡蛋做全熟
将食物完全做熟,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杀菌方式。只要食用的是彻底煮熟的鸡蛋,就无需担心沙门氏菌的威胁。
正确购买和保存鸡蛋
关于选购:在超市挑选鸡蛋,应优先选择蛋壳清洁、无破损的产品。那些蛋壳表面污染物较多,或是存在裂纹的鸡蛋,更容易受到致病菌污染,不建议购买。
一般情况下,买来的鸡蛋不需要清洗,这是因为鸡蛋外壳的表面也有一层保护膜,能够减少微生物进入鸡蛋内部,如果清洗过度会导致保护膜被破坏,即便再放入冰箱,鸡蛋也很容易变质。但如果蛋壳表面有很多鸡粪和泥土等可以清洗一下,清洗过的鸡蛋要在短时间内优先吃完。
并且需要注意,已经冷藏过的鸡蛋应继续保持在冷藏的温度,不要把之前冷藏的鸡蛋转移到室温下保存。因为温差的作用,会在蛋壳上形成水珠,可能有利于微生物进入蛋内,使鸡蛋容易变质。
保存时间不要太久
一次别买太多鸡蛋,少买勤买为佳,避免储存时间太久。虽然鸡蛋的表面有一层保护膜,但随着鸡蛋存放时间越来越长,这层保护膜对鸡蛋的保护能力会越来越弱。并且,鸡蛋储存时间越长,其内部会更容易被沙门氏菌污染。
尽量不吃溏心蛋
溏心蛋往往是蛋清已经凝固质地较软,而蛋黄还处于液态可流动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蛋黄中心温度可能没有达到60℃以上,那就很难杀死沙门氏菌,可能会携带沙门氏菌和其他细菌,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相比之下,还是全熟蛋的食用安全性较高。
如果实在爱吃溏心蛋,就选正规厂家生产的“可生食鸡蛋”,并按照说明保存和食用。
不要开水冲鸡蛋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鸡蛋即使用开水冲,也不一定能达到杀死沙门氏菌的温度,而且基本都是冲完搅一搅就喝了,所以时间上也几乎不能满足杀菌要求。这样的操作就没法保证杀死所有沙门氏菌和其他细菌,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
不建议吃毛鸡蛋
毛鸡蛋是鸡蛋在孵化过程中“嘎”掉了的,也就是死胎蛋。可能含有寄生虫以及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致病菌,会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总之,鸡蛋虽美味
但一定要注意食用的安全性
鸡蛋身上“最脏”的致病菌
虽肉眼不可见但暗藏风险
切勿掉以轻心!
资料 | 新华社
编辑 | 查艺宁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