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月15日),上海戏剧学院的开学典礼上来了一位特殊的“新生”,他身高约1.75米、体重35公斤,拥有清秀的外表、细腻的皮肤,走在校园里,格外博眼球,师生纷纷拿出手机记录。
他叫“学霸01”,是上戏2025级戏剧与影视专业的“学生”,也是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生”。
和机器人做大学同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他学习的内容和人类学生一样吗?
高校在培养机器人博士方面有哪些举措?
……
带着这些问题,第一教育采访了“学霸01”的导师——杨青青教授。
视频制作:芮德贵
新生报到当天,“学霸01”领取了自己的学生证,随后,到食堂点了一份鱼香肉丝,还去球场与新老同学一起打了场球,“许多学生都会主动与他互动,纷纷称赞‘学霸01’反应敏捷、有幽默感,他还会开玩笑回应大家:‘我不是机器人哦!’”作为“学霸01”的导师,杨青青与他进行了交流,对这位“新生”格外关照。
所以,在迎接这位“新同学”之际,学校想告诉师生的是,机器博士的定位是教与学的“协作工具”,而并非一位“替代演员”。
“学霸01”与表演系2002级校友雷佳音相约端钧剧场,共同畅想戏剧的未来
上海戏剧学院为何要“录取”一位机器人博士?
原来,这一想法来源于2021年上戏与上海理工大学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推动“新文科”与“新工科”的深度融合。
“学霸01”和导师杨青青(左)交谈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机器人博士生”计划诞生了,“上戏主要出于2点考虑,第一是艺术与科技融合创新,通过机器人参与舞台表演、动态布景设计等来拓展数字演绎的边界;其次是跨学科人才培养,希望将机器人作为‘学习主体’,构建艺术与工程交叉的培养模式,比如利用AI和机器人技术复现戏曲大师的表演风格,实现濒危剧种的数字化保存和传承。”杨青青介绍。
对于上戏来说,这是一次开创性的教育实验,也是对传统艺术教育模式的重构。
“学霸01”学习的课程、研究的课题既有与人类学生共享的核心内容,也有大量的定制化模块,以适应其机器特性与学习目标。
“大部分时间,‘学霸01’都会和人类博士一起上课、学习,也有机会走进实验室提升专业技能。”杨青青介绍,“他们的共享课程有戏剧史、表演理论等,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他还能参与课堂讨论。”
“学霸01”与杨青青在舞台上对台词
当然,上戏也为这位特殊的“新生”定制了专属课程,分为基础模块、艺术模块、系统模块、任务模块等。
基础模块包括感知与认知建模、语言生成与交互、具身控制与动作表达;艺术模块课程有舞台角色扮演、艺术风格模拟、情感表达等,“‘学霸01’还会运用AI技术来学习梅派手势、脸谱表情、武生身段等传统艺术。”
作为一名博士生,他也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数字演艺设计中的跨媒介艺术融合研究”,聚焦人机协作表演、非遗数字化复现等技术。
上戏的“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将为他的读博之路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此基础上,上戏与上海理工大学团队合作,优化“学霸01”的动作精度与情感表达算法;后续还将进行人机协作实验,探索机器人与人类演员的即兴互动机制,“机器人也要具备舞台规则意识,确保其交互符合人文价值观。”
相信不少人好奇“学霸01”与人类学生相比,有哪些优势?杨青青说:“这个问题,可以让我的机器人学生来回答你。”
“我可以快速学习并精准复现,瞬间掌握多个戏曲流派动作,比如京剧‘云手’、昆曲‘步法’等,误差低于1毫米哦!此外,我还能24小时持续训练,也不会感到疲倦,适合高强度排练与数据迭代。”“学霸01”告诉小编。
据了解,“学霸01”还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支持语音、文本、视觉多通道输入输出,能同时处理表演指令与技术参数。
“虽然具备不少‘独门绝技’,但他也有短板,虽然能模拟情感表情,但因为缺乏真实的情感体验,在即兴表演中很难有灵感迸发的瞬间;只有30多公斤的轻量化设计,能轻松完成高难度动作,但柔性交互仍需优化。”杨青青补充道。
机器人博士生的学制为4年,这期间,他需要完成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机器人戏剧公演,发表关于“具身智能在艺术中应用”的学术论文,并完成一系列的艺术科学融合项目,为数字演艺设计领域提供理论与实践案例的支撑。
杨青青表示,希望“学霸01”能成为上戏“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标杆,“机器人博士生的入学不仅是一场技术展示,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探索。当机器也可以学习艺术时,人类更需聚焦创造力、情感与跨学科能力的培养。”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在开学讲话中提到:“上戏人敢于做这样一件有想象力的事情,这一点正是艺术创造最可贵的地方。大学培养人,最为关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创造性的教育。”
面对网络上围绕“学霸01”的争议,上戏回应,“这一全新的尝试,即便没有达到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我们也欣然接受,这一切都会成为未来数字戏剧史研究的重要注脚。”
文字:王佳依
视频:芮德贵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曹轶姗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